發表于:2020-05-27 下午 /閱讀:596 /評論:1
題頭圖: 布魯赫(左上圖); 《蘇格蘭幻想曲》的樂譜(右上圖); 《蘇格蘭幻想曲》的CD(左下圖); 《科爾尼德萊》的CD(右下圖)。 1870年,此時已經三十二歲的布魯赫,就個人生活而言,早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早在1867年,布魯赫在離開科布倫茨(Koblenz)前曾和他故鄉科?。↘?ln)的一位姑娘艾瑪·朗道(Emma Landau)訂婚,不知什么原因,不久女方解除了婚約。在布魯赫給朋友的信中說,他和艾瑪只見過兩次,而且沒有機會和她單獨交談過。1870年,他與一位1869年在萊比錫(Leipzig)和克雷費爾德(Krefeld)一起合作過的名叫安娜·施特勞斯(Anna Strauss, 1846-1936)的女高音歌唱家有過一段戀情,不過,也沒有持續太久,當她與瑞士巴塞爾(Basel)的音樂總監奧古斯特·沃爾特(August Walter, 1821-1896)訂婚后,這段戀情就結束了。盡管沒能解決婚戀的問題,但1870年,對布魯赫音樂生涯來說應該算是一個轉折點。此時,在音樂創作上他已經“擺脫”了對年近花甲的老師費迪南·希勒(Ferdinand Hiller, 1811-1885)的“依賴”,他的作品越來越多地在公開場合演出,已經有了一批愛樂者成了他的“粉絲”,他的許多作品也已由波恩的出版商西姆洛克(Simrock Verlag)公開出版,在經濟上已經可以獨立。盡管他與親王一家的關系都不錯,但親王宮廷內的“官僚主義”風氣讓他越來越難以應對,因此布魯赫日益強烈地想成為一個不受約束的“自由作曲家”,最終決定放棄他在松德斯豪森(Sondershausen)宮廷樂長的工作,前往柏林。在布魯赫離開前,比他年長五歲的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曾想接替他去松德斯豪森擔任宮廷樂長,還請布魯赫詳細介紹了有關情況,不過勃拉姆斯最后還是沒有去松德斯豪森,而是去了維也納。順便要提一下的是,就在1870年,他童年時曾住過的位于現在德國北威州的貝爾吉施-格拉德巴赫(Bergisch GladbachIgeler)的依格萊爾霍夫莊園(Igeler Hof)現在已經換了的新主人,這位擁有一家大型造紙廠的詹德爾家族的掌門人、三十一歲的寡婦瑪利亞·詹德爾(Maria Zanders, 1839-1904)與布魯赫建立了親密的友誼。這位富裕的寡婦也是他的“粉絲”和重要的贊助人。 布魯赫抵達柏林后,他的朋友魯道夫·馮·貝克拉斯(Rudolf von Beckerath)為《音樂周刊》(Musikalische Wochenblatt)撰寫了一篇介紹布魯赫和他作品的文章,這有助于讓柏林樂壇和愛樂者了解這位他們還不太熟悉的作曲家和指揮家。與此同時,他開始了四幕歌劇《赫米奧娜》(Hermione, Op.40)的創作,這是他的第三部歌劇。劇本是由埃米爾·霍普菲爾(Emil Hopffer, 1838-1877)以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1611年寫的浪漫傳奇戲劇《冬天的童話》(The Winter's Tale)為藍本創作的,講的是西西里國王萊昂茨(Leontes)懷疑王后赫米奧娜(Hermione)與他的朋友波西米亞國王波利克森斯(Polixenes)關系曖昧,于是監禁了王后,并且拋棄了她新生的女兒。當他的女兒佩爾蒂塔(Perdita)被波利克森斯的兒子弗洛里采爾(Florizel)追求的時候,她的真正身份才被發現,此時大家都認為已死去的王后也從隱藏的地方出現了,全劇自然是以大團圓為結局。歌劇由霍普菲爾執導,于1872年3月21日在柏林首演,但反映平平,并沒有獲得預期的成功。 1871年,被稱為“鐵血首相”的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領導普魯士在相繼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的戰爭后,最終在普法戰爭(Deutsch -Franz?sischer Krieg, 1870-1871)中戰勝了法國。這年的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Wilhelm I, 1797-1888)在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國,從而完成了德國的統一大業。德國的統一在全國掀起了一股愛國熱潮,法國的戰爭賠款成了一筆經濟橫財。布魯赫是德國統一的熱心支持者,高漲的民族情緒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在歌劇《赫米奧娜》寫完后不久,他很快轉入了以愛國為主題的聲樂合唱曲的創作。順便提一下,在十九世紀后期,在德國和歐洲其它國家,許多受過教育的人喜歡組織業余的合唱團,他們認為在一起合唱能營造一種“和諧”(Harmonie)的氛圍。1871年9月,布魯赫在尋找可以用來為這種業余合唱團創作一部大合唱的歌詞時,突然想到了《荷馬史詩》【注:相傳這是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Homer, 900.BC-800.BC)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的兩部長篇史詩 ---《伊利亞特》(Iliad)和《奧德賽》(Odysseia)的統稱】, 正如他所說:“這首原始詩歌作品的輝煌對我來說變得如此清晰,以至于我可以不再打消把它變成一系列抒情場景的念頭......整個作品的音樂形象,它的形式,在我寫第一個音符之前,就已清晰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彪S后,他與詩人威廉·格拉夫(Wilhelm Graff, 1845-1905)合作,創作世俗清唱?。∣ratorium)《奧德賽》(Odysseus: Szenen aus der Odyssee für Chor, Solostimmen und Orchester, Op.41)?!秺W德賽》講述了伊薩卡(Ithaca)國王奧德賽(Odysseia)在攻陷特洛伊(Troy)后的歸國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八年多后,在最后一年零幾十天中發生的事情。奧德賽因得罪了海神,受諸神捉弄,到處遭難,后受諸神憐憫,始得歸家。在他流落異域時,伊薩卡及鄰國的權貴們欺其妻弱子幼,逼迫其妻珀涅羅珀(Penelope)改嫁,珀涅羅珀用盡了各種方法拖延。最后奧德賽扮成乞丐歸家,與其子殺盡了那些權貴,恢復了自己在伊薩卡的權力。這部清唱劇一共有十二個場景,1872年5月6日,先在不來梅(Bremen)演出了前六個場景,1873年2月8日在不萊梅演出了全劇,并很快推出了德語版、法語版和英語版。在出版前,布魯赫寫信給出版商西姆洛克,解釋他為什么不用宗教的主題而是用世俗的主題創作清唱劇時說:“圣經的主題一直存在,但對我來說它仍然是陌生的,以往的大師們在這一領域創作了那么多優秀的作品,我們要有可能創造獨立和原創的作品,只有選用其它的主題。 門德爾松之后的所有以圣經作為主題的清唱劇似乎都失敗了,這不是偶然的?!痹诓剪敽盏囊簧?,《奧德賽》是他最受歡迎和最經常表演的作品之一。勃拉姆斯非常欣賞這部清唱劇,并于1875年在他主持的最后一場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音樂會上親自指揮演出了這部作品。到1875年底,清唱劇《奧德賽》在德國和歐洲各地累計至少已演出了四十二場。 盡管清唱劇《奧德賽》獲得了成功,但歌劇《赫米奧娜》的失敗卻讓布魯赫認為,在柏林只有瓦格納和勃拉姆斯才能立得住腳。1873年,在柏林生活了三年的布魯赫與妹妹瑪蒂爾德一起搬到了波恩。在這里,已經三十五歲的布魯赫結識了十九歲的阿瑪莉·海德韋勒(Amalie Heydweiler, 1854-1948)并與她訂了婚。這位年輕姑娘的父親已經去世,母親掌管著家族的財產,所以對“選擇”女婿十分小心,對布魯赫的經濟狀況十分在意。盡管當時布魯赫在樂壇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功,但是他的作品出版數量還是有限的,出版商西姆洛克能給他的版費也是有限的,這樣阿瑪莉的母親就認為,布魯赫是因為看中她家的財產才和女兒訂婚的,因此一直不大“放心”,布魯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盡管他為找到一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作過一段時間的嘗試,但還是在1874年的復活節下定決心終止了與阿瑪莉的婚約。就在這段“談婚論嫁”期間,布魯赫曾計劃創作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但最終只寫了一個樂章,所以就將它的標題改為《A小調小提琴與樂隊的浪漫曲》(Romanze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a-Moll, Op.42)。1875年,他為赫爾曼紀念碑(Hermannsdenkmal)的落成典禮創作了第二部世俗清唱劇《阿米紐斯》(Arminius, Op.43)【注:這座著名的紀念碑位于條頓堡森林(Teutoburger Wald)南面、現在的德國北威州(Nordrhein-Westfalen)代特莫爾德市(Detmold)西南郊一座小山上】。這部以愛國為主題的清唱劇講的是關于日耳曼人切魯西族(Cheruscan)王子阿米紐斯(Fürst Arminius)在條頓堡森林戰役中(Schlacht im Teutoburger Wald)擊敗坎克特留斯·瓦盧斯(Publius Quintilius Varus, 46.BC-9.AD)的羅馬軍團的故事【注:古羅馬皇帝屋大維(Gaius Octavius Thurinus, 63.BC-14.AD)統治時期,大舉入侵日耳曼人的土地,于公元5年在萊茵河以東設置日耳曼行省,總督瓦盧斯試圖引進羅馬的租稅與法律制度,引起日耳曼人強烈不滿,遂于公元9年爆發起義。瓦盧斯率領羅馬三個軍團鎮壓,日耳曼人在阿米紐斯領導下,將敵人引誘至萊茵河以東的條頓堡森林地帶,羅馬軍團遭受埋伏全軍覆沒,瓦盧斯自殺】。這部清唱劇原名是《赫爾曼之戰》(Hermannsschlacht),劇本由當時二十四歲的作家弗里德里?!ず諣柲诽兀‵riedrich Hellmuth, 1851-1919)撰寫。1875年12月4日,在巴門(Barmen)即現在的北威州伍珀塔爾(Wuppertal)由布魯赫指揮首演。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喬治·亨舍爾(George Henschel, 1850-1934)擔當主角。隨后,布魯赫又作了多次修訂。1877年1月21日,在蘇黎世舉行了修訂版的首演。為替代患病的擔綱劇中西格蒙德這一角色的男高音歌唱家家,亨舍爾也參加了這次修訂版的首演。在剛統一不久的德國,這部充滿愛國情懷的清唱劇獲得了積極的反映,在國外也受到了歡迎。1883年5月5日這部作品由布魯赫指揮在波士頓作了在美國的首演,《波士頓先驅報》(Boston Herald)評論說:“這部清唱劇成為給聽眾帶來快樂的源泉”。從1883年直到1912年,這部作品在美國多次上演。 1877年2月,布魯赫在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和威斯巴登(Wiesbaden)結識了演奏他的《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的西班牙小提琴家巴勃羅·德·薩拉薩蒂(Pablo de Sarasate, 1844-1908)。1877年3月,他決定專門為薩拉薩蒂寫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也就是他的《D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Violinkonzert Nr.2 d-Moll, Op.44)。1877年11月4日在英國倫敦水晶宮(Crystal Palace)由正在進行“小提琴歐洲之旅”的薩拉薩蒂首演。在這之前,10月13日他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也由薩拉薩蒂在倫敦水晶宮演出。10月23日在利物浦演出了他的清唱劇《奧德賽》。然而在德國,波恩報紙對11月15日他的《D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在波恩的演出所作的反應讓他感到很沮喪。這場演出的另一個曲目是勃拉姆斯的《C小調第一交響曲》,這部交響曲受到了贊美和熱捧,而他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卻受到了冷落。同時,連勃拉姆斯和在樂壇有相當影響的指揮家漢斯·馮·彪羅(Hans von Bülow, 1830-1894)都對這部小提琴協奏曲提出了批評意見,這讓布魯赫覺得波恩樂壇仿佛“存在一個向勃拉姆斯一邊倒的集團”,這使他很不自在。1878年8月,在他的朋友尤利烏斯·斯托克豪森(Julius Stockhausen, 1826-1906)辭去柏林斯特恩聲樂協會(Stern's Gesangverein in Berlin)音樂總監的職務后,他應邀請去柏林接任該協會的音樂總監。 在布魯赫回到柏林時,他已完成了又一部清唱劇《鐘之歌》(Das Lied von der Glocke, Op.45)。這是根據德國大詩人弗里德里?!は眨‵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的同名詩歌創作的。1879年8月,這部大合唱在英國伯明翰三年一次的音樂節(Birmingham Triennial Music Festival)上首演,受到了好評。在德國,布魯赫也很高興受邀參加這部作品在科隆的演出。這部清唱劇被稱為是“小市民的圣經”(Bibel des Kleinbürgers)。 從1878年9月1日開始到1880年6月20日,布魯赫在柏林創作了他繼《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后另外一部最有名的小提琴與樂隊的作品,那就是就是小提琴與樂隊演奏的《降E大調蘇格蘭幻想曲》(Schottische Fantasie für Violine und Orchester Es-Dur, Op.46)。早在1868年,布魯赫就在慕尼黑圖書館收集過蘇格蘭的民歌。1879年冬,布魯赫到英國進行一次旅行演出,在那里他指揮演出了他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和清唱劇《鐘之歌》。在英國,據說布魯赫讀了蘇格蘭作家瓦爾特·史考特(Walter Scott, 1771-1832)所寫的一本書后深為感動,萌發了他創作《蘇格蘭幻想曲》的想法。這部1880年初完成的、大量運用了蘇格蘭民間音樂素材的《蘇格蘭幻想曲》是題獻給薩拉薩蒂的,同年9月在漢堡由薩拉薩蒂首演。作為布魯赫的好朋友,匈牙利小提琴大師約瑟夫·約阿希姆(Joseph Joachim, 1831-1907)不僅參與了這部作品中的小提琴的指法和弓法的編定,而且1881年2月22日在英國利物浦(Liverpool)由布魯赫指揮利物浦愛樂協會樂團(Liverpool Philharmonic Society)的音樂會上,由他擔任小提琴獨奏作了這部作品在英國的首演,不過布魯赫對約阿希姆的這次演奏不太滿意。兩年后,1883年3月15日,布魯赫作為指揮和薩拉薩蒂一起在倫敦圣詹姆斯音樂廳(St. James Hall)舉行的皇家愛樂協會(Royal Philharmonic Society)音樂會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這場演出中這首作品的曲名是《小提琴協奏曲“蘇格蘭”》(Concerto for Violin“Scotch”)。順便說一下,出版商西姆洛克出版這部作品時用的曲名是《為小提琴、豎琴和樂隊的幻想曲 --- 選用蘇格蘭民歌旋律》(Fantasie: für die Violine mit Orchester und Harfe unter freier Benutzung schottischer Volksmelodien, Op. 46),后來薩拉薩蒂曾提議將這部作品的曲名改為《第三小提琴協奏曲 --- 選用蘇格蘭民歌旋律》(Violinkonzert, Nr.3 unter freier Benutzung schottischer Volksmelodien, Op.46),1888年2月28日薩拉薩蒂在波蘭弗羅茨瓦夫(Wroc?aw)的一場演出中,就使用了這一曲名。不過,布魯赫最后還是聽從了約阿希姆的意見,定曲名為《蘇格蘭幻想曲》。 布魯赫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蘇格蘭幻想曲》,在這里不妨花些筆墨對它作個簡單介紹。這部作品由序奏和由十八世紀蘇格蘭詩人和民歌收集者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收集的四首民歌旋律為主題寫成的四個樂章組成。在樂隊莊嚴沉重的齊奏和小提琴哀婉纏綿的獨白開始的序奏(極緩板),瞬間將場景拉入籠罩在茫茫霧氣中夢幻般而又蕭索蒼涼的蘇格蘭高地,為全曲的整體氛圍奠定了基調。隨后是第一樂章“如歌的行板”,樂隊與豎琴奏出圣詠般莊重的旋律,獨奏小提琴奏出了蘇格蘭民歌《老羅賓·莫里斯》(Auld Rob Morris)的旋律,在豎琴的襯托下勾勒出眷戀懷鄉的情愫,無比溫情和甘美。第二樂章是一個活潑的“諧謔曲”,獨奏小提琴的主題來自另一首蘇格蘭民歌《渾身塵土的磨坊主》(Dusty Miller),作曲家對這一素材進行了交響化的處理,隨后不間斷地進入下一樂章。第三樂章“持續的行板”是全曲中最為傷感動人的,這個基于蘇格蘭民歌《我為失去的喬尼而悲傷》(I’m a doun for lack O’Johnnie)的旋律為主題的樂章與熱烈歡快的第二樂章構成了鮮明的情緒對比,呈現出“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的意境,豎琴的不時加入增添了悲壯的氣氛,樂隊以厚重的弦樂聲部將高遠而曠邁的底色予以渲染,可以說是余音繞樑,久久不絕。第四樂章“快板”的主題是一首名為《勝利的蘇格蘭人》(Scots wha hae wi Wallace bled)的古老戰斗歌曲,英武有力,氣概不凡。獨奏小提琴與樂隊全奏交相輝映,充滿活力,猶如一曲勝利的凱歌,為整部作品畫上明亮的句號。這里想插一句的是,這部作品的演出版本不計其數,我聽到的最滿意的演奏版本是小提琴大師海菲茲(Jascha Heifetz, 1901-1987)演出的錄音。 自1868年布魯赫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問世后,一直廣受歡迎。當時有一位尚未成年的大提琴手羅伯特·豪斯曼(Robert Hausmann, 1852-1909)寫信希望布魯赫能為大提琴和樂隊也寫一部“那樣美妙的協奏曲”,但布魯赫一直沒有理會。直到1880年應聘出任英國“利物浦愛樂協會樂團”常任指揮時【注:布魯赫在此位置上有三年之久,他本想定居英國,但因為德語口音太重,以及有條頓民族完美主義個性,經常與樂團產生摩擦,只好作罷】,他才想起了這位已經成為一位大提琴家的豪斯曼的愿望。布魯赫是個基督教新教徒,在他的老師希勒把他介紹給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就在柏林的奧拉寧堡街猶太教堂(Orienenburgstrasse synagogue in Berlin)擔任唱詩班主唱的著名歌唱家亞伯拉罕·雅各布·利希滕斯坦(Abraham Jacob Lichtenstein, 1806-1880)后,他從這位對基督教和猶太教宗教禮儀音樂都比較熟悉的歌唱家那里聽到了不少猶太音樂,也深深被猶太音樂所吸引。就這樣,1880年他在利物浦創作了大提琴與樂隊演奏的《科爾尼德萊》(Kol Nidrei, Konzertstück für Violoncello und Orchester d-Moll, Op.47),這是布魯赫的又一部經典之作,也是十九世紀大提琴與樂隊的作品中少見的杰作。布魯赫自己對這首作品也是很滿意的,他在1880年11月從利物浦給出版商西姆羅克的一封信中說:“我只是想告訴你,我為豪斯曼寫了一首大提琴和樂隊的作品,其中包含一段非常優美的希伯來旋律“科爾尼德萊”(慢板)。11月2日,我第一次從霍爾曼那里聽到它,我可以馬上把它(樂譜)寄給你。......。豪斯曼一直催著我,直到我完成我寫完這首作品。 即使作為小提琴作品,它也是很好的,我已經和(小提琴家)恩斯特·歇維爾(Ernst Schiever, 1844-1915)一起試了一下,人們都認為這首作品寫得很好?!?881年,這首題獻給羅伯特·豪斯曼的作品在柏林出版,并由豪斯曼首演。這首作品出版時有一個副題:《大提琴與樂隊演奏的希伯來旋律 --- 柔板》(Adagio on Hebrew Melodies for Violoncello and Orchestra)。 “科爾尼德萊”是一句阿拉米語(Aramaic)【注:是耶穌基督時代猶太人的日常用語】,意為“吾輩都起誓”。猶太人每年的“贖罪日”(Yom Kippur)是在希伯來歷【注:The Hebrew Calendar,即猶太歷】提斯利月【注:Ti?re,相當于公歷的9月到10月之間】的第十天,是猶太人每年最神圣的日子。贖罪日那天人們會群集一堂,全天禁食,徹夜禱告,以“贖一年之罪”?!翱茽柲岬氯R”就是夜間禱告時的祈禱文的第一句,所以《科爾尼德萊》的中文曲名有時也被叫做《希伯來晚禱》。這首曲子由兩個部分組成,各有一個源自猶太旋律素材的主題。第一部分的主題,也就是贖罪日那天晚禱時背誦的“科爾尼德萊”。這個主題緩慢而沉重,在樂隊的襯托下,大提琴模仿了歌唱者在禮拜儀式上的吟誦,沉郁而悲傷。第二部分的主題引用了“喔,為那些在巴貝河上徘徊的人哭泣”(O Weep for Those that Wept on Babel's Stream)的旋律。在琶音伴奏下,樂隊呈現的這一主題舒展悠長,明凈安寧,委婉如歌,仿佛在歌頌神的恩澤和威嚴,充滿對未來的希望。這個旋律是英國猶太音樂學家艾薩克·奈森(Isaac Nathan, 1791ca.-1864)1815年根據英國大詩人喬治·拜倫(George Byron, 1788-1824)的抒情詩集《希伯來旋律》(Hebrew Melodies)三十首詩篇中的中間部分改編的。最后全曲在幽寂的冥想氛圍中結束。進入二十世紀后,經過西班牙大提琴家巴勃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 1876-1973)的精彩演繹,《科爾尼德萊》成為浪漫主義大提琴作品的經典保留曲目。后來還改編成了鋼琴獨奏、小提琴與鋼琴、中提琴與鋼琴、鋼琴與管樂隊、大提琴與管風琴、管風琴獨奏的等多種演奏形式的版本。 有趣的是,《科爾尼德萊》的成功導致許多人認為布魯赫是猶太人,至少具有猶太血統【注:就連我收藏的非常權威的英國《柯林斯音樂百科全書》(Collins Encyclopedia of Music)1976年版也說他是猶太人】。對此他本人身前就作了反駁,身后他的家庭也一再否認。盡管如此,在1933年到1945年納粹執政時期,正因為他有一個像《科爾尼德萊》這樣明顯的“猶太主題”的音樂作品,他被認為“可能是猶太人”,所以他的音樂作品在德語國家中的演出受到限制,以致在這些國家中他的音樂作品幾乎被遺忘了。然而,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布魯赫是猶太人,他父母雙方的祖先中也沒有一個是猶太人。布魯赫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新教徒(Protestant),不可能有真正的猶太教宗教感情,《科爾尼德萊》這部作品只是顯示出布魯赫對猶太民族音樂的強烈興趣,在作品中他也只是借用了其中包含的希伯來因素和神秘的異域風情,然后加以發揮,將自己對猶太民族音樂的理解與自己個性化的音樂風格融化在一起而已。正如1889年12月4日他在一封給朋友、波蘭歌唱家兼音樂學家愛德華·比恩鮑姆(Eduard Birnbaum, 1855-1920)的信中所說的:“盡管我是一名新教徒,但作為藝術家我深深地被這些旋律的美所吸引,并且十分愿意將它們改編進我的作品中?!崩摼S亞著名的猶太民族學家、音樂學家和作曲家亞伯拉罕·伊德爾松(Abraham Idelsohn, 1882-1938)在他1929年出版的《猶太音樂的歷史和發展》(Jewish Music in its Historic Development)一書中也說:“布魯赫展示的是一種精美的藝術、精湛的技術和奇妙的幻想,但沒有猶太情懷。它不是一首猶太人的《科爾尼德萊》?!? 此時布魯赫已進入了“四十而不惑”,其后四十年的音樂生涯將在下一篇文字中給大家繼續介紹。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布魯赫的清唱劇《奧德賽》中的選段: https://www.zhiyuezhe.com/composition/max_bruch_odysseus/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觀看1947年約夏?海菲茨演奏的布魯赫的小提琴與樂隊演奏的《降E大調蘇格蘭幻想曲》: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U0MDQzNDQ=.html(1947年版)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觀看約夏?海菲茨上世紀七十年代演奏的布魯赫的小提琴與樂隊演奏的《降E大調蘇格蘭幻想曲》: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Q1NjkyNzIw.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1.dtitle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觀看當紅韓國女小提琴家康珠美演奏的布魯赫的小提琴與樂隊演奏的《降E大調蘇格蘭幻想曲》: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cxMzQ2Mzc0MA==.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2.dtitle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觀看布魯赫的大提琴與樂隊演奏的《科爾尼德萊》: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YwMTkyMzYwNA==.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6.dtitle
欽佩杰民先生鍥而不舍的精神。集小成大,一部人深入淺出的樂史書稿,必將成為個性鮮明、雅俗共賞的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