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21-03-13 上午 /閱讀:512 /評論:0
題頭圖: 斯丹哈默(1916年)(左上圖); 瑞典發行的斯丹哈默紀念郵票(右上圖); 斯丹哈默作品的CD(左下圖); 斯丹哈默作品的CD(右下圖)。 斯丹哈默一生創作了有編號的作品四十五部,無編號的作品十九部。在這些作品中,包括兩部歌劇、七部戲劇配樂、三部交響曲(第三部沒有完成)、兩部鋼琴協奏曲、三首管弦樂作品(序曲、小夜曲、浪漫曲)、七首弦樂四重奏、一首小提琴奏鳴曲、一首鋼琴三重奏和一首鋼琴五重奏、五首鋼琴奏鳴曲、其它鋼琴曲三首、合唱曲二十四首、獨唱歌曲約一百十四首。作為一名活了五十六歲的作曲家來說,他一生作品的總量確實是不算多的,例如,與他同樣五十六歲就去世的貝多芬,一生創作了近千首各種不同形式的作品,這可能和他天生的謙遜和過于苛刻的要求自己,以致在某些時候會對創作缺乏信心有關。據說,“謙遜”和“苛刻的要求自己”是兩個相當“瑞典的”特點,這也許是他的作品長時間被局限在瑞典國內而在國外則遠遠沒有達到這些作品應有的影響的內在原因。斯丹哈默的作品創作基本上處于晚期浪漫主義時期,細分下來,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他的早期作品主要受德奧作曲家特別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影響,盡管沒有特別引用瑞典民歌或民族音樂,但音樂中已經充滿了北歐音樂特有的元素,他的非常成功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以及并不成功的兩部歌劇《索豪的聚會》(Gildet p? Solhaug, Op.6)和《提爾鋒》(Tirfing, Op.15)是這一時期的創作的頂峰。第二個階段開始于他試圖通過對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等德奧古典大師的模仿,創造一種更為精煉和以動機為導向的風格。盡管如此,這一時期的作品也沒有失去北歐的色彩。他杰出的大合唱《人民》(Ett Folk, Op.22)和經常演奏的《D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是這個階段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從1909年開始,他覺得由于“缺乏基礎訓練”不利于進一步的發展,他對“對位法”進行了為期九年艱苦的學習和研究。而后進入了他創作的第三個階段,此時他更加重視對位和調式,這在他最后兩首弦樂四重奏中可以體現出來。與此同時,他的作品如《F大調小夜曲》和《G小調第二交響曲》,還是像他早期作品那樣具有非常吸引人的清新和靈感。 限于篇幅,下面介紹的只是斯丹哈默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兩部鋼琴協奏曲和兩部交響曲。 1892年2月2日,二十一歲的斯丹哈默在斯德哥爾摩與與瑞典著名小提琴家和作曲家托爾·奧林(Tor Aulin, 1866-1914)以及他的“奧林四重奏組”(Aulin Quartet)合作一起演奏了法國作曲家圣-桑(Camille Saint-Sa?ns, 1835-1921)的《A小調鋼琴五重奏》,兩周后,他的第一部大型作品為女高音、男高音、合唱團和管弦樂隊而作的《在玫瑰園里》(I roseng?rden)在斯德哥爾摩首演,而在這兩次音樂活動之間,他成功地演奏了當時還在世的歐洲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 勃拉姆斯的《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這是這部著名的協奏曲在瑞典的首次公開演出。上述這一系列的音樂活動使這位年輕人迅速成為斯德哥爾摩樂壇令人耀眼的一顆明星。特別是選擇演奏勃拉姆斯的這部演奏難度非常高的協奏曲,不僅證明了這位年輕人“勇攀高峰”的實力和精神,而且也是在公開宣稱他是勃拉姆斯的追隨者,而不是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或瓦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追隨者【注: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浪漫主義樂派中,李斯特或瓦格納被認為是“革新派”,勃拉姆斯則被認為是“保守派”】。而《在玫瑰園里》這部作品中所要表明的是,他要走的不是瓦格納或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 1824-1896 )所走的道路,而是與他同時代一些瑞典作曲家,如胡戈·阿爾芬(Hugo Alfvén, 1872-1960)和威爾海姆·彼得松-貝爾格(Wilhelm Peterson-Berger, 1867-1942)一樣,要去探索一條以民族民間音樂為根為源的創作之路。盡管斯丹哈默本人實際上并沒有刻意地去“擁抱”瑞典的民族民間音樂,然而他的不少音樂作品中卻有著明顯描寫北歐特有的詩情畫意的篇章,下面首先要介紹的讓他在二十三歲時一舉成名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1 in B-flat minor, Op. 1)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也許正是1892年2月他成功地在瑞典首演了勃拉姆斯的《D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的那天晚上,他才有了一種要創作《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的“沖動”。不過真正動筆是在這年的春天他到德國柏林的皇家音樂學校跟德國著名鋼琴家卡爾·海因里?!ぐ蜖柼兀↘arl Heinrich Barth, 1847-1922)進修了一年的鋼琴課程回到斯德哥爾摩后才開始的。1893年3月17日,在一場全部都是瑞典作品的音樂會上,由斯丹哈默親自演奏鋼琴首演自己的這部協奏曲。盡管在這部作品問世前,他已經創作了好幾部作品,包括1891年基于十四世紀一個瑞典傳說而創作的歌曲《弗洛雷斯和布蘭澤弗洛爾》(Florez and Blanzeflor, Op.3),這是一首寫得非常精致的男中音獨唱加樂隊伴奏的藝術歌曲,然而,他在為這首作品編號時將它編為第三號,而1893年完成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的作品編號卻是第一號。顯然,他是想表明這部作品是“勃拉姆斯式”的作品,是可以“引以為驕傲的作品”。 與勃拉姆斯1881年(這年斯丹哈默才十歲)完成的《降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B-flat minor, Op.83)一樣,斯丹哈默的這部協奏曲也采用了四個樂章。它們的調性分別是降B小調、升F大調、D大調、降B小調/大調,這是參照勃拉姆斯1876年完成的《C小調第一交響曲》(Symphony No.1 in c minor, Op.68)的調性設計,只是將它們倒置了一下。此外,鋼琴家雙手之間的“二對三”交叉彈奏的節奏等細節也都顯示出勃拉姆斯作品中的一些特征。整部作品受勃拉姆斯的影響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第一樂章開始的兩個管弦樂的和弦很容易(或者可能是有意的)讓人聯想到勃拉姆斯1880年創作的《悲劇序曲》(Tragic Overture Op.81)的引子,然后由鋼琴獨奏者用雙八度的裝飾音對這個引子作了回應,接著就是樂隊和鋼琴之間的對話,而不是單純的樂隊協奏。鋼琴演奏的第一主題,是一個寧靜如歌的旋律,開始于同一對和弦。這個樂章還有另外兩個主題:一個充滿張力,另一個則是類似于贊美詩般寧靜的的主題。這些主題的不斷發展直至第一主題爆發式的再現,從而將這個樂章引入高潮。這種“高潮”很像十九世紀后半葉一些所謂的“拜倫式藝術家”(Byronic artist)在經歷了他們認為的精神或肉體上的“苦難”后而迸發出來的那種“爆發力”【注:就像柴可夫斯基的《曼佛雷德交響曲》第四樂章所作的處理那樣】。當然,給斯丹哈默影響的不單單是勃拉姆斯,在這部協奏曲的第二樂章諧謔曲中,似乎又聽到了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降B大調第一交響曲(春天)》(Symphony No.1 in B-flat major, Op.38 ‘Spring’)第三樂章《諧謔曲》中的那種歡快跳躍的氛圍和圣-?!恩俭t之舞》(Danse macabre, Op.40)中的那種輕盈而靈動的節奏。不用諱言,二十三歲的斯丹哈默在他的這部可以被認為是“處女作”中是有些衍生于前輩大師們作品的地方,然而它絕不是簡單的模仿或“拼貼”。第三樂章《行板》,開始時由肅穆的園號奏出主題,旋律如同大自然的召喚,將我們帶到了冰川、峽灣、森林、極光的北歐世界,這個主題從屬于樂隊,鋼琴優美如歌流動般的音型似乎一直被樂隊“包裹”在這個主題之中。第四樂章是《適度的快板》,在這個樂章的中段,音樂起了“質的變化”,作曲家用一種新的音樂語匯或者說一段新的旋律給我們帶來驚喜,二十世紀瑞典音樂學家博·瓦爾納(Bo Wallner, 1923-2004)認為這段由鋼琴在寬闊的和弦中綿延不斷、充滿柔情演奏的主題動機取自于斯丹哈默創作的歌曲集《五首田園詩和幽默詩》(Fem visor ur Idyll och epigram, Op.8)中的第一首歌曲,名為《靠在籬笆上》(Lutad mot g?rdet, Op.8, No.1),歌詞是一直在瑞典從事創作的著名芬蘭詩人約翰·魯內貝里(Johan Runeberg, 1804-1877)創作的,內容是:“男孩被女孩摟著,靠在籬笆上,望著那被削過的草地;‘夏天已過,花兒已謝,但你的臉龐仍然那么美麗,和以前一樣,就像盛開著的玫瑰和百合花’;春天又來了,還是在那里,男孩獨自一人站著,女孩不在了,她已經枯萎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草地再次變綠,盛開的花兒依然在微笑?!笨梢哉f,這部協奏曲的第四樂章概括了斯丹哈默早期的音樂創作風格,這種風格的形成也可以說是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彌漫在瑞典文化藝術界所謂“傷感的甜蜜”的那種“世紀末”(Fin-de-Siècle)情緒的反映。 順便要說一說的是,斯丹哈默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是在1894年由波蘭的弗羅茨瓦夫(Wroclaw)海納爾出版社(Musikalien-Verlag Julius Hainauer)出版的,不過當時出版的只是兩架鋼琴演奏版本,出版社所存有的一套手抄的管弦樂分譜僅供對外租用。1945年春天,在蘇聯軍隊對弗羅茨瓦夫的十四周的圍困中,海納爾出版社的倉庫被摧毀,斯丹哈默這部作品的管弦樂分譜手抄稿也因此化為灰燼。二戰結束后,作曲家的遺孀赫爾加·斯丹哈默請求瑞典著名作曲家、時任瑞典皇家音樂研究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Music)院長的庫特·阿特伯格(Kurt Atterberg, 1887-1974)設法恢復這首丟失的協奏曲,因為這位院長非常熟悉斯丹哈默的作曲風格。就這樣,阿特伯格根據原先出版的雙鋼琴演奏的版本以及他所能記得的這部作品曾經使用的樂隊部分配器,運用自己卓越的作曲技巧,終于“再現”了這部協奏曲。阿特伯格這個“重建”的版本盡管與斯丹哈默的最初版本有一些不同,但它還是一個被樂界承認是一個不錯的版本。這個“重建”版本于1946年出版,1977年9月首次由瑞典Sterling唱片公司錄制,瑞典女鋼琴家伊雷娜·曼海默 (Irène Mannheimer, 1931-)演奏鋼琴,哥德堡交響樂團(Gothenburg Symphony Orchestra)協奏,瑞士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Charles Dutoit, 1936-)指揮。這個版本曾流傳了一段時間,到了1983年,現任美國南伊利諾斯大學(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音樂系教授的艾倫·何(Allan B. Ho)在做關于浪漫主義鋼琴協奏曲的博士論文時,在華盛頓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in Washington D.C.)“封存的一堆資料”中“偶然發現”了斯丹哈默的這部鋼琴協奏曲留在美國的原始的管弦樂分譜的副本,當時他只復印了節選出的一部分。不過在他看了復印件后發現,這個副本與阿特伯格的“重建”的版本確實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瑞典音樂學家博·瓦爾納和其他人有關“原件已丟失的”說法對他來講已“先入為主”,所以沒有意識到這一發現的意義。后來他在做了一番研究后發現,存放在華盛頓國會圖書館的那份副本有可能是1904年通過一位在柏林的德國古董音樂經銷商列夫·利普曼森(Leo Liepmannssohn, 1840 -1915)傳到美國的,艾倫·何說,1894年這部協奏曲曾在柏林演出過,這個副本可能被利普曼森拿到了。還有一種可能是,為了讓演奏家們在大西洋彼岸也可以演奏這部作品而不需要冒著在跨大西洋旅行時丟失原始樂譜的風險,波蘭海納爾出版社復印過作為“備份”的另一套副本被預先專門送到了美國。1898年3月1日德國鋼琴家弗朗茨·魯梅爾(Franz Rummel, 1853-1901)在紐約作這部協奏曲的美國首演時,也許就是使用了這個“備份”。1901年這位鋼琴家去世后,他的美國遺孀搬到華盛頓特區定居,這部協奏曲的原始副本的“備份”最終被封存在了華盛頓國會圖書館。當然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值得慶幸的是,多虧了這位艾倫·何教授,人們最終完好無損地得到了斯丹哈默這部協奏曲的原始版本。上世紀九十年代后,人們在音樂會或各種音像制品中如Naxos唱片公司和Hyperion唱片公司分別在1991年推出的CD中聽到的就是斯丹哈默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的這個原始版本。 1907年,斯丹哈默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逗留期間,完成了《D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2 in D minor, Op. 23)的創作,與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相隔了近十五年。1908年4月15日這部協奏曲首演于哥德堡,此時他已經是哥德堡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和首席指揮了。首演由瑞典鋼琴家采爾米加·莫拉勒斯-阿斯普論德(Zelmica Morales-Asplund, 1877 -1958)演奏鋼琴,由他指揮哥德堡交響樂團協奏。這部協奏曲也由四個樂章構成,但四個樂章是連續演奏的。樂曲一開始就是一段有點像圣-?!凹磁d曲式”的演奏又有點像門德爾松的“諧謔曲式”演奏,鋼琴的這種不間斷地演奏方式貫穿整部協奏曲,第一樂章的主題旋律有一種輕盈動感、活力四濺的魅力,給人新鮮、愉悅和興奮的感受。第二樂章幽默而詼諧,靈動而俏皮,鋼琴與樂隊如同在表演一場“捉迷藏”的游戲。第三樂章是一首如歌似的行板,其中鋼琴與圓號以及單簧管用三重奏的方式演奏的段落在樂隊的輕輕協奏下,旋律之浪漫和色彩之絢麗有人認為可以與拉赫馬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相媲美。這部鋼琴協奏曲以其旋律獨特的第四樂章而聞名,鋼琴和樂隊似乎在作最后的“對決”,在樂隊“層層包圍”而面臨“四面楚歌”的態勢下,鋼琴以不可抗拒的勇敢和頑強“破繭而出”,在受到壓抑的張力被釋放了出來后,鋼琴與樂隊一起用以往協奏曲中不多見的緩慢速度在輝煌壯闊的高潮中結束全曲。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被重新發掘出來的斯丹哈默的這兩部鋼琴協奏曲無疑是十九/二十世紀鋼琴協奏曲藝術寶庫中的兩顆閃閃發光的珍珠。我以為,對這位作曲家和他的作品還不是很熟悉的愛樂者們是非常值得靜下心來慢慢“品嘗”和欣賞的。 接下來說說斯丹哈默的交響曲。如前所述,斯丹哈默一共寫過三部交響曲,但只完成了兩部。在本文上篇已經說過他的《F大調第一交響曲》(Symphony No.1 in F major)是1902年到1903年創作的,原先是想題獻給芬蘭大作曲家西貝柳斯的,1903年的12月16日由托爾·奧林(Tor Aulin, 1866-1914)指揮瑞典皇家音樂院音樂學會樂團(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Music, Concert Society Orchestra)在斯德哥爾摩首演,受到了觀眾和樂評家的熱烈歡迎,好評如潮。然而,他卻認為這部交響曲“太布魯克納式了”說它只是一部“田園詩般的布魯克納”(Idyllic Bruckner),首演以后就沒有再演出過,這部作品甚至于連編號都沒有,這確實讓人費解。后來才知道,在他的《F大調第一交響曲》首演的前一個月,即1903年11月10日,芬蘭作曲大師西貝柳斯的《D大調第二交響曲》(Symphony No.2 in D major, Op.43)的“修訂版”正好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首演了,這部被樂界公認為是西貝柳斯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的交響曲也讓斯丹哈默欽佩得五體投地,相比之下,他大概覺得自己的《F大調第一交響曲》顯得“相形見絀”,為此,他還寫了封信給西貝柳斯說:“我現在也寫了一部交響曲,至少,它被稱為交響曲。你可能已經忘了原先的約定,這部交響曲應該是獻給你的,看來現在不行了,雖然人們說它還不錯,但我以為它畢竟是膚淺的,要是我能寫得更深入一些就好了......”所以,直到斯丹哈默去世后很久他的《F大調第一交響曲》才被重新列入了他的作品清單,由于這部交響曲從來沒有出版過樂譜,斯丹哈默的手稿一直保存在哥德堡交響樂團,而且不允許離開瑞典,所以1982年10月熱衷于重現斯丹哈默作品的著名的愛沙尼亞指揮家尼姆·雅爾維(Neeme J?rvi, 1937-)只能用斯丹哈默的手稿在瑞典指揮哥德堡交響樂團演奏這部交響曲,緊接著瑞典唱片公司BIS用這場音樂會的現場錄音在1983年推出了LP唱片,這才讓這部作品又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1985年,蘇格蘭的米德羅西安(Midlothian)一位叫馬爾科姆·珀爾圖斯(Malcolm Porteous)的退休教師兼業余樂隊指揮在多次聽了唱片后,興奮不已,他想在當地定期的一場周五音樂會上指揮演出這部作品,為了獲得樂譜,珀爾圖斯打電話給蘇格蘭國家圖書館的一位朋友,請他與瑞典音樂信息中心(Swedish Music Information Centre)聯系,一周后,珀爾圖斯接到了這個中心的電話,說該中心董事會已同意復印一套這部交響曲手稿提供給他,于是,珀爾圖斯指揮當地的達爾凱斯交響樂團(Dalkeith Symphony Orchestra)作了這部交響曲在瑞典以外的首場音樂會演出。 《F大調第一交響曲》第一樂章的開場是一個圓號六重奏演奏一個莊嚴的主題,而弦樂部分在前四分鐘與它作了呼應,這讓許多聽眾想起了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大號用如同管風琴的音響所作的“陳述”確實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然而,它與布魯克納的包羅萬象、凝視永恒如同油畫式的交響曲并不完全相似。在第一主題經過一番陳述之后,出現了一個節奏相對平和但旋律線起伏還是很大的第二主題。發展部中兩個主題交織在一起,如同一場激烈的戰斗。第二樂章有點埃爾加作品的風格【注:愛德華·埃爾加(Edward Elgar, 1857 -1934),十九/二十世紀英國作曲大師】,這個樂章既不是在描述一場葬禮的游行,也不是純粹在描繪一幅平靜的田園畫面。但獨奏雙簧管在莊嚴的弦樂器和木管樂器襯托下吹奏出的一段具有瑞典民歌風味、優美抒情的旋律,還是讓人聯想到北歐夏日短暫的嫵媚與溫馨,然而期間樂隊上行的齊奏堅定而有力,似乎在一次次打破這樣的美景。第三樂章優雅而輕松,有點像室內樂,然而,單簧管在三重奏中卻又呈現出一種不安的情緒,如同漂浮在湛藍天空中的片片白云,它們時而讓陽光普照大地,時而又將太陽遮住。第四樂章就像一場醞釀已久的激烈風暴,它既可以說是勃拉姆斯式的,也可以說是瓦格納式,或者是二者的綜合。這個樂章最終以弦樂器顫音為背景,通過銅管樂器氣勢磅礴的“大合唱”將緩慢積累而成的“能量”瞬間爆發出來而結束全曲。 斯丹哈默的《G小調第二交響曲》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時也被樂界認為是他那個時代北歐作曲家所創作的最偉大的交響曲之一。在二十世紀的頭十年,作為一位作曲家,生性謙虛、習慣自責的斯丹哈默總是覺得自己的音樂理論知識不足,1909年后他決定解決這一明顯的缺陷,同時也是為了應對以奧地利作曲家阿諾德·勛伯格(Arnold Sch?nberg, 1874-1951)為代表的“新維也納樂派”的“現代主義”思潮的挑戰,斯丹哈默開始了“對位法”的深入學習、研究和進行創作實踐,《G小調第二交響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從1911年到1915年花了四年時間才完成的。作品題獻給了他任藝術總監和首席指揮的哥德堡管弦樂團,1915年4月22日在哥德堡舉行的瑞典音樂節上為慶賀這個樂團成立十周年而舉辦的音樂會上首演?!禛小調第二交響曲》是斯丹哈默經過“心靈的反省”后,從勃拉姆斯、瓦格納和布魯克納的“弟子”轉變為屬于民族的、自己的、明確而清晰的音樂語言的實踐者后所取得的成果,這部作品最終使他與挪威的格里格、丹麥的尼爾森和芬蘭的西貝柳斯站在了同一個“陣營”內。在構思這部交響曲時斯丹哈默從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對位法”以及瑞典民間音樂中汲取靈感,寫出了一部既不“古老”又非“現代主義”的作品,一部抒情和富有表現力的作品。第一樂章是有活力的快板,很像一首具有文藝復興時期復調音樂特點的交響圓舞曲(Symphonic Waltz),這個樂章的第二主題抒情而流暢,平衡而和諧,管樂和弦樂之間略帶“北歐式”的沉思又極具多樣性的對話,讓人印象深刻。第二樂章是行板,作曲家說,在寫這個樂章時是受到古希臘有“悲劇之父”美譽的作家和詩人埃斯庫羅斯(Aeschylus, 525 BC-456 BC)的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Bound)的啟發,這個樂章的主題優美而氣息悠長,進入中段后,如葬禮進行曲式的旋律和節奏,讓人聯想到了因將竊得的天火帶給人類而被宙斯用鎖鏈縛在高加索山巖石上受難的普羅米修斯。第三樂章是諧謔曲 --- 輕快、樂觀的快板。這個樂章的旋律中具有瑞典的民間歌曲和民族舞曲的音樂元素,歡快愉悅而又激情洋溢。第四樂章是斯丹哈默展示他在精心學習和研究了“對位法”后嘗試運用新的復調技巧進行創作的一個樂章,它是一個規模宏大的雙賦格曲。第一主題是以諧謔曲的風格展開的,但第二主題并不真正按賦格的形式展開,而是對主題動機密集的進行對位渲染,這也許是受了當時已經非?!皶r髦”的“印象主義”的影響。不管怎樣,樂評家普遍認為這個樂章是那個年代寫得最好的交響賦格曲中的一首,是蘊含著自然的邏輯和充滿貝多芬式激情的一首“大賦格曲”。 斯丹哈默的這兩部交響曲無疑也是十九/二十世紀北歐作曲家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也是非常值得愛樂者們靜下心來慢慢“品嘗”和欣賞的。 本文用上下兩篇為大家介紹了被稱為“瑞典音樂之父”的瑞典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威爾海姆·斯丹哈默的生平和他的幾部主要作品??v觀整個瑞典音樂的歷史,迄今為止還沒有一位瑞典音樂家能在五十六歲時就為瑞典留下那么多豐富的音樂遺產。作為一名作曲家,他創作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中一些最重要和最獨特的作品,為自己在日德蘭半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北歐四國的音樂領域中確立了作為瑞典作曲家代表性人物的地位;在擔任了哥德堡管弦樂團長達十五年之久的音樂總監和首席指揮后,他將樂團培育和塑造成為瑞典第一個真正具有專業水平的管弦樂團,為瑞典的愛樂者介紹了大量的新作品;作為一名鋼琴獨奏家和室內音樂演奏家,他在無數音樂會所取得的成就可能不那么為人所知,不過這些音樂會已成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瑞典音樂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卻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這位杰出的作曲家和他的作品卻不被世人所了解,這除了上面已經提到的他個人性格上比較“自閉”和容易“自責”的一些內在原因外,也和他所堅持的音樂創作原則,即“逆”他那個時代“現代主義”的音樂潮流而動有關,他力圖找到以“十六世紀時的音樂基礎”,而又與維也納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寫作風格保持一定距離的創作之路,這樣,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上半葉,他和他的作品或被人看作是“保守的”,或被人看作是“另類的”。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下半葉,隨著他的作品被越來越多的發掘和整理出來,這位作曲家已經獲得了他在世界樂壇上應有的地位,他的作品越來越多的登上音樂會的舞臺,越來越多的被制作成各種音/視頻制品。2018年10月27日,上海復旦大學“回聲合唱團”(Echo Choirs)在洪川先生的指揮下于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演出了一場“北歐專場音樂會”,音樂會中演出了多首斯丹哈默的聲樂作品,我想這也許是這位瑞典作曲家的作品在我國音樂舞臺上不多見的一次“亮相”。今年2月18日,為紀念斯丹哈默誕生一百五十周年,瑞典廣播電臺第二套節目 (Sveriges Radio P2)與斯德哥爾摩的貝瓦爾德音樂廳(Berwaldhallen Play)聯合舉辦了一場紀念音樂會,由瑞典指揮家帕特里克·林伯格(Patrik Ringborg, 1965-)指揮瑞典廣播交響樂團(Sveriges Radios Symfoniorkester)演奏了斯丹哈默的《G小調第二交響曲》,在這場音樂會上還演奏了很少聽到的斯丹哈默的《前奏曲與布列舞曲》(Prélude and Bourrée),同時還邀請了瑞典女高音歌唱家索菲·阿斯普倫德(Sofie Asplund, 1985-)和男中音歌唱家雅克布·霍格斯特羅姆(Jakob H?gstr?m)合作演唱了斯丹哈默的五首藝術歌曲。 順便提一下的是,開始于2006年、每兩年在瑞典舉辦一次的威爾海姆·斯丹哈默國際音樂比賽(Wilhelm Stenhammar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簡稱:WSIMC),是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的賽事之一,現在已成為一項重要的國際性音樂賽事。受新冠病毒肺炎的影響,WSIMC董事會于2020年4月17日作出決定,原定2020年6月2日到10日要舉辦的比賽推遲到2021年6月10日到16日在瑞典南部城市諾爾雪平(Norrk?ping)舉行。 謹以此文紀念“瑞典音樂之父”威爾海姆·斯丹哈默誕生一百五十周年!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觀看斯丹哈默的《D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https://www.ixigua.com/6795454644584710669?wid_try=1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觀看斯丹哈默《G小調第二交響曲》: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E5NTAwNTkwNA==.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1.dtitle 打開以下網頁可以聆聽斯丹哈默的主要作品: https://www.zhiyuezhe.com/composer/wilhelm_stenham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