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21-06-01 上午 /閱讀:1040 /評論:0
題頭圖: 埃德蒙·安格勒父親的畫像(左上圖); 帕盧塞利手抄的安格勒《玩具交響曲》的樂譜(右上圖); 玩具樂器(左下圖); 《玩具交響曲》的CD(右下圖)。 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了,對于像我這樣一個已經八十有一的老翁來說,過“兒童節”已經是十分遙遠的事了。 一個多月前,我在故鄉無錫參加了原無錫市新廟前小學52屆同學的年度聚會【注:原無錫市新廟前小學現已更名為無錫市崇寧路實驗小學】。五年前,在老同學們共同的努力下,通過編制“52屆同學通訊錄”,將分散在全國各地已經六十多年的四十七位小學同學“聚攏”在通訊錄上,占母校52屆兩個畢業班同學總數的50%以上。今年4月21日,讓大家始料未及的是居然有來自各地的二十六位同學參加了聚會。在充滿歡聲笑語的聚會上,望著參加聚會的老同學,有那么一瞬間,我仿佛穿越了時間隧道又回到了七十年前,眼前的他(她)們,竟成了一群戴著紅領巾的正在戲謔打鬧的少男少女,記得在1950/1951年我們在上小學五年級時,母校就建立了中國少年先鋒隊組織(那時還叫“中國少年兒童隊”),這在無錫市的小學中算是比較早的,我和這些同學們都成了母校的第一批“少兒隊員”,一起戴上了紅領巾。也正是在1951年的6月1日,我們第一次過了“六一國際兒童節”......如今,七十年過去了,我們這些胸前曾經飄著紅領巾的“少兒隊員”們都已經跨入耄耋之年、成了有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子孫的老頭老太了。感嘆“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乎?糾結“錦瑟年華,稍縱即逝”乎?我想,在一通“唏噓”之后,還是應該相信唐代“詩豪”劉禹錫(772-842)在他的《酬樂天詠老見示》一詩中所說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提到了兒童節,就想到了兒童音樂。顧名思義,“兒童音樂”就是專門為兒童創作的音樂。在音樂史上,為樂界公認的最早專為兒童創作的純音樂作品是《玩具交響曲》(Toy Symphony)也稱《兒童交響曲》(Kindersinfonie)。這首全長演奏時間不到十分鐘的作品由三個樂章組成:第一樂章:快板,簡單的奏鳴曲式;第二樂章:小步舞曲;第三樂章:終曲-快板。整首作品以其短小、精煉、質樸、歡快、意境淡美、通俗易懂為特色,在配器上除弦樂器外,還用了一些玩具作為樂器,加上各種鳥鳴聲、玩具發條聲和鈴聲等音響效果的運用,呈現出一番誘人的童趣,也營造出一種稚意盎然的氛圍。在浩瀚的古典音樂海洋中,為孩子所能接受的交響曲對孩子音樂素養的培養,絕非是其它音樂形式可與之相比的。像《玩具交響曲》這樣為孩子們寫的樂器眾多、音響色彩豐富、音樂語言生動而極具吸引力的作品確實也不是很多的,也正因為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兒童音樂”中的佳作,所以在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版小學二年級下學期的音樂課本中就選了這首作品作為第十二周的教學內容之一。 那么,這首《玩具交響曲》的作曲家究竟是誰呢?在1988年8月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外國音樂辭典》中是這么說的:“......最早的一個三樂章作品據說系海頓所作,雖然同樣的音樂也出現在據說是莫扎特的父親萊奧波特·莫扎特所作的嬉游曲中?!边@里,提到了兩個“據說”的作曲家的名字,一位是弗朗茲·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一位是萊奧波特·莫扎特(Leopold Mozart, 1719-1787),也就是沃爾夫岡·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父親。 從查到的資料來看,將海頓說成是作曲者的理由是,在二十世紀著名的荷蘭音樂學家霍布肯(Anthony van Hoboken, 1887-1983)所編的海頓作品目錄中,這首《玩具交響曲》(Kinder- bzw. Berchtolsgadener Sinfonie)被編在海頓作品的“嬉游曲”(Divertimento)的大類里,給它的作品編號是:Hob II:47。這位霍布肯早年在德國法蘭克福學習作曲。1925到1934年在維也納跟隨烏克蘭音樂大師申克(Heinrich Schenker, 1868-1935)學習。在申克鼓勵下,霍布肯在維也納國家圖書館的音樂部建立了“大師檔案”(Meister-Archiv),收藏包括從巴赫到布拉姆斯許多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手稿。他自己的私人收藏的作曲家第一版作品也超過了五千件,其中約一千件是海頓的初版作品。由于海頓的作品數量驚人,但一直沒有系統整理過,于是他從1957年到1971年花了十四年時間,編纂整理出版了共三卷的巨著:《海頓:主題與分類檢索的作品目錄》(Joseph Haydn:Thematisch-Bibliographisches Werkverzeichnis)。這部巨著已成為研究海頓作品的重要文獻。那么,霍布肯將《玩具交響曲》編入海頓的作品目錄中的依據又是什么呢?根據分析,它的依據就是1813年在萊比錫的霍夫梅斯特音樂出版社(Friedrich Hofmeister Musikverlag)出版了與現行的三個樂章的《玩具交響曲》相同但取名為《兒童交響曲》(Kindersinfonie)的總譜,上面印有作曲者“海頓”的大名。1820年萊比錫“布賴特科普夫與黑特爾音樂出版社”(Breitkopf & H?rtel)也出版了這首作品的總譜,上面也印有作曲者“海頓”的大名。正因為如此,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幾乎沒有人懷疑這首《玩具交響曲》就是海頓的作品。更有人為此編了一個故事:某年圣誕節前,時任匈牙利埃斯特哈齊親王(Prince Esterházy, 1714-1790)樂長的海頓在集市上買了一些兒童玩具后,突發靈感,就為他的宮廷樂隊寫了這首作品,以供在圣誕節時演奏。但是經過學者的反復翻查當時的文獻及海頓自己的紀錄,卻從來找不到任何和本曲有關的資料。后來又有人聲稱當年“布賴特科普夫與黑特爾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那本總譜上的“海頓”可能是弗朗茲·約瑟夫·海頓的弟弟、十八世紀奧地利作曲家米切爾·海頓(Michael Haydn, 1737-1806),但是,這一說法同樣也得不到證據的支撐。 那么,說《玩具交響曲》是萊奧波特·莫扎特的作品的依據又在哪里呢?原來,1813年霍夫梅斯特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取名為《兒童交響曲》的曲譜中的三個樂章,被“發現”與萊奧波特·莫扎特1755年“創作”的供小型樂隊戶外演出的一部七個樂章的《G大調遣興曲》(Cassatio ex G)中的第三,第四和第七樂章相似,因此,就認為《玩具交響曲》或者說《兒童交響曲》就是萊奧波特·莫扎特的作品,然而霍夫梅斯特出版社的總譜上所印的作曲者的名字是海頓,所以,要確定作曲者是萊奧波特·莫扎特,還是缺少可靠的證據。后來又有學者發現了萊奧波特·莫扎特的一首名為《音樂雪橇之旅》(The Musical Sleigh-Ride)的作品手稿中,運用了鈴鐺、棘輪及其他類似的敲擊樂器,因而推論《玩具交響曲》的作曲者應該是萊奧波特·莫扎特。不過,這個“推論”亦很快被“質疑”,原因是作為薩爾茨堡宮廷樂長的萊奧波特·莫扎特在其整個音樂生涯中,盡管也創作過不少作品,但經?!皬椭啤彼蕾p的別人的作品也是廣為人知的。后來人們發現,《音樂雪橇之旅》也非萊奧波特·莫扎特的原創,而只是將來自貝希特斯加登(Berechtesgaden)附近的其他音樂家創作的歌曲或樂曲的樂譜抄寫下來作了一些加工編輯而已,貝希特斯加登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東南部離奧地利薩爾茨堡二十公里處,當時那里是各種玩具樂器的一個集中的制造點【注:納粹德國時期希特勒的“鷹巢”(Kehlsteinhaus)就在貝希特斯加登】。也有人說這首作品“可能是”萊奧波特·莫扎特的學生、奧地利作曲家約翰·雷普雷徹(Johann Rainprechter, 1752-1812)的作品,因為在海因里希斯霍芬出版社(Heinrichshofens Verlag)1973年出版的樂譜上索性寫了三位作曲者,除了約瑟夫·海頓和萊奧波特·莫扎特外,還加上了約翰·雷普雷徹。 所以,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玩具交響曲》的作曲者究竟是誰,音樂界似乎就沒有人能講得清楚,在包括各種平面媒體在內的各種音樂媒體在介紹這首作品時,要么說它是海頓創作的,要么說它是“老莫扎特”創作的。 然而,1992年在奧地利蒂羅爾州(Tirol)斯塔姆斯修道院的音樂檔案館(Musikarchiv von Stift Stams)內發現了1765年左右的一份名為《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Berchtolds-Gaden Musick)的作品的手稿,使揭開《玩具交響曲》的作曲者之謎有了新的途徑。在這份樂譜手稿第一頁的中部寫有演奏這首作品時使用的九種樂器: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可模仿鵪鶉叫聲的玩具(Wachtel-Ruf),布谷鳥笛(Cuccolo),玩具風笛,玩具小號,棘輪刮響器(R?tschchen),玩具小風琴。而在這份樂譜手稿的第一頁的下方,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標明的作曲者是“埃德蒙·安格勒”。從這份樂譜手稿中可以看出,這首曲子由三個樂章組成:第一樂章是快板,C大調,4/4拍,共67小節);第二樂章是小步舞曲,C大調,3/4拍,共30小節,然后是三重奏,F大調,3/4拍,共26小節;第三樂章是終曲-急板,C大調,3/8拍,共46小節。仔細對照下來,這首名為《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的作品與現行的《玩具交響曲》基本一致,只是調性不同,前者是C大調,后者是G大調。那么,這份樂譜手稿是作曲者埃德蒙·安格勒的親筆手稿嗎?回答是否定的。這份樂譜手稿只是斯塔姆斯修道院的一位修士斯特凡·帕盧塞利(Stefan Paluselli, 1748-1805)保存在修道院檔案館里的一份他手抄的樂譜。帕盧塞利曾經是修道院所屬的男童神學班(Knabenseminar)的音樂教師,極有音樂天份,被人看做是一位“業余的”宗教和世俗音樂作曲家。1771年他在斯塔姆斯修道院任職,從1791年直到1805年他去世,他一直是修道院唱詩班的負責人,而且還為對修道院所存的音樂資料作了一番整理,建立了檔案,編制了《斯塔姆斯修道院音樂檔案登記目錄》(Registrum Musicalium Stamsensium)。在這份樂譜手稿上可以找到帕盧塞利用鉛筆書寫的用于指揮或演奏的提示和筆記,說明這首曲子曾經在帕盧塞利的指揮下演奏過,或者是他作為小提琴手兼指揮演奏過。然而這份樂譜手稿不像帕盧塞利保存的其它樂譜手稿那樣在上面加上“斯塔姆斯修道院所有權的聲明”(Ad Chorum Stamsensem),也許是因為他最初認為這是他個人擁有的資料。不過在這份樂譜手稿標題的上方,帕盧塞利卻給了它一個清晰可見的檔案注冊號:A. a. No.17*,說明他最后還是將這份樂譜手稿存入了斯塔姆斯修道院的音樂檔案館。這份樂譜手稿被登記在這個修道院檔案目錄的第150頁的第17項下,在“所用樂器”一欄里,他用德文登記的是: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其它樂器則用意大利文寫著:“六件貝克托爾茲-加登玩具樂器”(Con sei stromenti fanciulesci Berchtoldsgaden)。作曲家的名字登記得很清楚:安格勒。在檔案注冊號的“No.17”上標的一個星號是帕盧塞利特地加上去的,他在檔案目錄的第237頁后面對此作了說明:凡是帶星號的都是他為斯塔姆斯修道院購買到的,換句話說,這份標題為《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的作品是帕盧塞利自己作為收藏品購買,然后存入修道院的檔案內的。 那么,除了在帕盧塞利所保存的那份標題為《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的樂譜手稿上標明作曲者是埃德蒙·安格勒外,還有什么證據可作為旁證呢?為此,研究者們又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對埃德蒙·安格勒這個人進行了“人肉搜索”。 現已查明,埃德蒙·安格勒(Edmund Angerer, 1740-1794)是奧地利本篤會(Benedictine)的一位修道士【注:本篤會(拉丁語:Ordo Sancti Benedicti)又譯為本尼狄克派,亦被稱為“黑修士”(得名于修士僧袍的顏色),是天主教的一個隱修會,是由意大利人圣本篤(Saint Benedict of Nursia, 480-547)于529年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諾山所創,遵循中世紀初流行于意大利和高盧的隱修活動。其規章成為西歐和北歐隱修的主要規章。本篤會隱修院的象征是十字架及耕地的犁】。1740年5月24日,安格勒出生在蒂羅爾一個音樂家庭里,父親叫斯蒂芬·安格勒(Stefan Angerer, 1711-1777),年輕時在著名的菲赫特本篤會修道院(Benediktinerabtei Fiecht)接受音樂教育,是一位教師、管風琴家、教堂唱詩班的指揮和作曲家。從現存的一幅畫像看,他穿著高貴而精致的長袍,坐在一架上面放著寫有巴赫簽名的活頁樂譜的鋼琴前,應該說是當地一位受尊敬資深的音樂家。因為當時一個普通的教堂音樂家是很少配得上有這么一幅肖像畫的,而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名字,在當時的南德-奧地利地區還是很少被提到的,對于一般公眾來說,巴赫和他的音樂幾乎是無人知曉的。1758年,他的兒子埃德蒙·安格勒已經十八歲,此前,除了在家里接受父親的音樂教育外,他在蒂羅爾附近距英斯布魯克(Innsbruck)十公里霍爾城皇家女修道院(K?niglichen Damenstift zu Hall)作為男童合唱團員也獲得了許多音樂知識和經驗,這年,他正式進入了菲赫特本篤會修道院,并在1764年參加了慶祝第一次被任命神職的神圣彌撒(Primiz)。1759年,在修道院住持的授意下,他隨來自巴伐利亞博爾扎諾(Bozen)、當時在霍爾城皇家女修道院擔任教堂作曲家的費泰里(Vigilius Blasius Faitelli, 1710-1768)學習作曲,這也是一位備受尊敬的音樂家。不久安格勒就在菲赫特本篤會修道院擔任唱詩班的負責人,并在修道院所屬的康維克特學校(Konviktschule)擔任音樂教師,同時他也是演奏管風琴的一把好手。除了寫了不少宗教作品外,他還寫了一些音樂劇和輕歌劇,如《鄉村校長》(Der Dorfschulmeister),《備用的施舍》(Das wohlverwendete Almosen),《烏爾姆的庫赫希爾特》(Der Kühehirt von Ulm)。1790年左右,蒂羅爾歷史學家貝內迪克特·馮·薩達格納(Benedikt von Sardagna, 1766-1812)認為:“埃德蒙修士主要創作教堂音樂,但他在戲劇音樂上也很有天賦??偟膩碚f,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獨創性,并且他也能非常好地表達了這些獨創性?!? 那么,埃德蒙·安格勒是怎么會創作《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的呢?一些研究者認為,在十八世紀,奧地利的貝希特斯加登、上奧地利州(Ober?sterreich)或蒂羅爾的瓦爾加德納(Tirolischen Gr?dental)制造的樂器特別是兒童玩具樂器無論在歐洲還是其它地方都是極有名的,不論在貴族的住宅里還是在修道院里都會發現這種樂器,孩子們在狂歡節或其它喜慶的節日里更是喜歡在街上邊玩邊演(吹)奏,一些流浪藝人也會在集市上用這類玩具樂器吹奏表演。到了十八世紀中期,貝希特斯加登更成了這類樂器制造的中心,這些以小型的家族作坊為主的玩具樂器制造商的生意越來越好,而流動的商販成為它們的主要銷售商,為了增加銷量,他們會在市場上通過用這種樂器演奏一兩首簡單的音樂,來吸引顧客。所以當安格勒還是霍爾城皇家女修道院的一名男童合唱團員、以及1759年后在那里隨費泰里學習作曲后,在每年舉辦的著名的霍爾城圣誕與新年集市上他會接觸到在集市上兜售的如“貝希特斯加登笛子”和“貝希特斯加登小號”之類的玩具樂器,這應該會給埃德蒙·安格勒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可以推斷,安格勒《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大概是在1765年左右創作的。這首加有兒童玩具樂器創作的作品完成后,很快就流行開來,在十八世紀的整個歐洲都很受歡迎,但由于作品沒有作曲家的署名,所以一直匿名傳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被認為是十八世紀常見的一種加有打擊樂器演奏的流行音樂作品。那么,安格勒為什么在創作完這首作品后,沒有署名或正式出版呢?也許是因為在安格勒看來,像這樣加有“玩具樂器”的作品,在當時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此外,作為一位專職的教堂音樂家,他的本分應當為教堂的宗教活動創作音樂,這類迎合“世俗”的作品,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所以也沒有必要在作品完成后署上自己大名,換句話說,將它作為一首“匿名”的作品似乎更為合適,所以他也不在意別人對作品如何進行改編或改變演奏形式等。 那么,埃德蒙·安格勒的手稿怎么會到帕盧塞利手中的呢?研究者們認為,盡管安格勒比帕盧塞利年長八歲,但都是當時蒂羅爾地區的知名人士,又都是教堂音樂家,彼此相識是不奇怪的,而且當時修道院之間的音樂家和音樂資料的交流還是很活躍很正常的。作為比帕盧塞利年長的安格勒以指揮的身份受邀到帕盧塞利所在的斯塔姆斯修道院指導合唱團的排練或者參與有關演出活動時,帕盧塞利肯定會作為歌手、小提琴手積極參與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安格勒可能在對斯塔姆斯修道院的某一次訪問中隨身攜帶了自己的作品《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的手稿,帕盧塞利從安格勒手中得到了這份手稿,并將它抄寫了下來。在當時修道院的環境里,帕盧塞利沒有理由要“隱藏”這首作品原創作曲家的名字,因此在抄寫后專門注上作曲家是安格勒。估計都兼任音樂教師的這兩位朋友在他們各自的修道院里都曾組織過他們的學生演出過這首作品,當然,首演肯定是在安格勒所在的菲赫特修道院??上У氖?, 1868年在一場大火中菲赫特修道院中所有的音樂資料都被燒毀了,這樣,即使修道院中存有安格勒親筆簽名的手稿也都“灰飛煙滅”了。 還有一個問題是,既然帕盧塞利是私人抄寫和收藏了這首作品,那么他怎么會將它存入斯塔姆斯修道院的音樂檔案中呢?研究者們在查閱了檔案中其它的音樂作品后發現,安格勒的這首《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確實是一首“與眾不同”的獨特作品,也正因為這部作品的“獨創性”,有可能是帕盧塞利不僅要給出作者的姓名而且要將它準確地傳給后代的一個原因,這樣才能證明這部所抄錄的作品來源是明確無誤的。除此而外,安格勒和帕盧塞利之間的密切關系也反映在這樣一個事實里,除了《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之外,帕盧塞利還為斯塔姆斯修道院購買了安格勒創作的《彌撒》(Messe),而帕盧塞利也曾為安格勒的一部清唱劇創作了一段帶有管弦樂隊伴奏的合唱。設想如果安格勒和帕盧塞利不是親密的朋友關系,那么這首曲子很可能至今還是以匿名的形式存放在斯塔姆斯修道院里。然而,帕盧塞利最終抄寫了這首樂曲的曲譜,上面還特地寫上了原創作曲者的全名:埃德蒙·安格勒,并將注明了作曲家的名字的曲譜手稿編入了他整理編制的斯塔姆斯修道院的音樂檔案目錄中,從而能在經歷了兩百年后重現在世人面前。 1992年在斯塔姆斯修道院的音樂檔案館內的發現對于《玩具交響曲》的溯源有著重要的文獻意義,這首交響曲的作曲者竟然是一位在音樂史上名不見經傳的教堂音樂家。不過,對此,樂界也有不同的聲音,澳大利亞音樂學家羅伯特·伊林(Robert Illing, 1917-)在1994年1月出版的一本專著《貝希特斯加登的音樂:最早文本的研究》(Berchtesgadner Musik: A study of the early texts)中就認為,所發現的《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只是帕盧塞利的一份手抄稿,上面作曲家的姓名也是帕盧塞利寫的,因此還缺少能證明作曲者的更“過硬”一點的證據。然而,事實是,埃德蒙·安格勒的《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畢竟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玩具交響曲》的手稿。 順便提一句,至今尚未發現有埃德蒙·安格勒的畫像,只知道他是在1794年8月7日去世的,享年五十四歲,后被安葬在他任職的菲赫特修道院內。在他去世的二百零二年后,也就是1996年夏末,它的原汁原味的《貝克托爾茲-加登音樂》在蒂羅爾費迪南德國家博物館(Tyrolean Landesmuseum Ferdinandeum)再次演出,演出時使用了保存在在薩爾茨堡卡羅利諾·奧古斯丁博物館(Salzburger Museum Carolino Augusteum)的十九世紀英斯布魯克著名的樂器制造商魯道夫·杜特(Rudolf Tut)制造的幾種玩具樂器,包括可以模擬杜鵑啼叫聲和鵪鶉叫聲的玩具樂器、玩具鳳笛、玩具小號等,棘輪刮響器則是貝希特斯加登著名的鹽湖村(Salinenort)專門制造的。 寫到這里,關于《玩具交響曲》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愛樂者們或許會問,這首著名作品的作曲者是誰是否已經搞清楚了呢?我想,應該說,迄今為止,似乎還沒有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來推翻1992年的發現,不過,爭論還是會有的。這也許就是在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的時候,將這個還是值得花點時間寫一寫的“故事”,講給大家聽的原因吧。 打開以下鏈接,可以聆聽/觀看《玩具交響曲》的幾種演奏版本: https://v.qq.com/x/page/k0517n8uiu6.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40.dtitle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A4MDE0MTQ1Mg==.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1.dscreenshot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c1MDkzOTE0NA==.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13.dtitle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Q4NDIxNDk2.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32.d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