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21-12-31 下午 /閱讀:431 /評論:0
題頭圖: 馬爾科姆·阿諾德(左上圖): 紀念阿諾德誕生一百周年宣傳品(右上圖); 阿諾德在指揮(左下圖): 阿諾德電影音樂的CD(右下圖)。 近日在網上觀看了一部被稱為上世紀五十年代“最雄偉的”戰爭片《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這部一舉獲得1958年第3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配樂、最佳男配角七項大獎的影片是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1957年推出的,由二十世紀著名英國導演大衛·里恩(David Lean, 1908-1991)執導。這位大師級的名導演曾以執導根據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的小說改編的黑白電影《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和《霧都孤兒》(Oliver Twist)而為我這個年齡段的許多中國觀眾所熟悉,但他更擅長執導的卻是場面宏大帶有紀實性質的歷史影片,他最出色和著名的作品都與戰爭有關,在這些影片里他以激情澎湃的手法,即所謂“里恩式”的風格,來演繹大時代下的個人的悲歡離合,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精于電影技巧的導演之一,曾執導《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獲1963年第3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執導《日瓦格醫生》(Doctor Zhivago)也獲得了1966年第38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提名,而影片《桂河大橋》則讓他一舉成名。 影片《桂河大橋》改編自法國著名作家皮埃爾·布爾(Pierre Boulle, 1912-1994)的同名小說《桂河大橋》,素材取自一個發生在二戰時的真實故事。1943年,在日軍占領的緬甸/泰國邊境有一個關押盟軍的戰俘營,英軍戰俘中的最高指揮官尼科森上校是一個典型的英國紳士,既然被俘,“就得好好當戰俘”,對美國海軍戰俘希爾茲少校的逃跑計劃不屑一顧。出于戰略需要,日軍要在緬/泰邊境的桂河上為泰/緬鐵路建造一座大橋。戰俘營營長、日軍的齋藤大佐下令包括軍官在內的全體在押戰俘參加建橋工程,尼科森在日軍面前不懼嚴刑,派頭十足,“理直氣壯”地對齋藤說,讓被俘的軍官去干體力活,是違反日內瓦戰俘公約的【注:這里指的是1929年7月27日在日內瓦訂立的關于戰俘待遇的公約,1949年8月12日又對該公約作了修訂】,拒不執行齋藤的“命令”。齋藤惱羞成怒,下令將尼科森和手下的英軍軍官們關入禁閉室。被迫參加建橋的戰俘們開始怠工,加上日方工程設計上的錯誤,整個工程陷于停頓,這讓齋藤非常著急,工期如果拖延,他就得掉腦袋。于是對尼科森軟硬兼施,但尼科森“軟硬不吃”,最終齋藤只得同意尼科森和他的軍官們不必干體力活,但必須指揮戰俘們在五月十二日前將大橋建好。此時,尼科森想的是“能在破壞一切的戰爭中做點事情”,這種想法盡管不被人理解,但他認為這是為了“維護英軍的榮譽”,雖然被俘,英國軍人仍然可以向日本人證明自己的“高素質”,于是率領戰俘“精心”建橋。在這之前,美國海軍戰俘希爾斯少校成功地逃出戰俘營,在泰國村民的幫助下,被送到了駐在緬/泰邊境的英軍突擊部隊治療養傷。正當希爾斯準備返回美國時,英軍突擊隊長沃頓少校接到了炸毀即將建成的桂河大橋的命令,由于希爾斯熟悉戰俘營周圍的地形和環境,他請希爾斯為突擊隊帶路去完成炸橋的任務。沃頓少校、希爾斯和幾名突擊隊員空降后,在幾個泰國人的幫助下,潛入大橋工地附近。此時,質量過硬的大橋已如期完工,尼科森一面欣賞著在自己指揮下完成的“杰作”,一面還得意地在大橋邊親手掛上“此橋為英國軍人所建”的銘牌。大橋通車的前夜,沃頓少校、希爾斯和突擊隊員喬埃斯等已悄悄地將炸藥安放在了橋墩上。翌日一早,尼科森與齋藤一起對即將通車的大橋上下作最后的檢查,突然尼科森發現了因退潮而露出河面的引爆電線,他帶著齋藤前往查看,守在起爆裝置旁的喬埃斯及時沖出刺死了齋藤,然后告訴尼科森說上級命令必須炸毀大橋,尼科森聽后大為吃驚,他一心想保護自己和戰俘們“辛苦建造”的大橋,竟不顧一切地阻攔喬埃斯炸橋,此時驚動了守衛大橋的日軍,在日軍猛烈的火力下喬埃斯中彈犧牲,同時中彈的尼科森直到此時才恍然覺悟,臨終前他哀嘆:“我都干了些什么呀!”望著日軍的列車已經開上大橋,他奮不顧身撲向炸藥的起爆裝置,隨著尼科森的倒下,大橋頃刻之間被炸毀,日軍的列車也隨之墜落河底。 影片《桂河大橋》所反映的這段二戰史,我們并不陌生。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迅速占領了東南亞許多國家,1942年在緬泰一帶交戰中,英軍節節敗退,大量士兵和軍官被俘,在即將被圍殲時,中國遠征軍及時趕到,才得到解救,不料英軍只顧逃命,放棄陣地,使遠征軍遭受重大損失。 關于影片《桂河大橋》本身所講的故事,不屬于本文評述的范圍,上面的介紹,不過是為了讓沒有觀看過這部影片的愛樂者大致了解一下影片所講的是個什么樣的故事。筆者感興趣的是,這部影片的配樂是獲得1958年第30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的,而這部配樂的作曲者又是二十世紀英國著名的作曲家馬爾科姆·阿諾德(Malcolm Arnold, 1921-2006),這就不能不引起我的興趣。而在觀看這部影片之前,我不記得聆聽過這部影片的配樂,在我的“音頻資料庫”內也沒有收藏過阿諾德的這部配樂。由于畢竟已是六十多年前的影片了,音響效果不理想,所以印象不深。于是,上網進行了一番搜索后,在“QQ音樂”平臺中找到了《桂河大橋》電影的原聲配樂。 影片《桂河大橋》的原聲配樂一共有十段,分別是:《序曲》(Overture),《布基上校進行曲》(Colonel Bogey March) ,《希爾斯逃跑》(Shears’ Escape),《尼科森的勝利》(Nicholson's Victory),《日落》(Sunset),《大橋在建設中》(Working On The Bridge),《踏上大橋》(Trek To The Bridge),《戰俘營聯歡會》(Camp Concert Dance),《終曲》(Finale),《桂河進行曲》(River Kwai March)。在聆聽了幾遍后,對這部配樂在總體上有了一些印象,再結合已看過的電影,感覺其中的《布基上校進行曲》、《尼科森的勝利》、《日落》和《桂河進行曲》還是不錯的。配樂中的《布基上校進行曲》應當說是最讓人難忘的。這是影片開始時英軍戰俘們一排排列隊進入戰俘營時用口哨吹出的曲調。這首進行曲的原曲是1914年由英國著名的樂隊進行曲的作曲家、曾是英國陸軍的樂隊指揮以及皇家海軍陸戰隊的音樂總監弗雷德里克·約瑟夫·里基特(Frederick Joseph Ricketts, 1881-1945)寫的,用的筆名是肯尼斯·約瑟夫·阿爾福德(Kenneth Joseph Alford)。據說這首曲子的靈感來自一位英國軍官吹的口哨。這位軍官在打高爾夫球時,喜歡用口哨吹“降小三度音程”(A descending minor third)【注:即三個下降的半音】而不是喊“讓開!”(Fore?。?。阿爾福德在每個“降小三度音程”間隔后,開始一行旋律,這就是《布基上校進行曲》的原曲。曲名中的“布基上?!边@個名字始于十九世紀末,并非真有其人,事實上“布基”(Bogey)是一個高爾夫球運動的術語,意思是:總桿數高于標準桿數一桿。而標準桿(Par)則是用來定義某一球洞從開球到完成進洞所需要的揮桿次數,以作為比賽成績的參考依據。所以“布基上?!睂嶋H上是將“布基”擬人化的一種諧稱。我想,阿爾福德將他的這首進行曲命名為《布基上校進行曲》,也許是傳說中和給他創作靈感的那位打高爾夫球時吹口哨的軍官有一定的“關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這首進行曲出版了數百萬份樂譜,加上唱片的大量發行,使它成為英國廣為傳播的一首流行樂曲,幾乎成為一首非官方的英國國歌。在影片《桂河大橋》的配樂中,阿諾德將這段音樂用在了影片一開始英軍戰俘們列隊吹著口哨進入戰俘營地時。 那么,阿諾德是怎么會想到用這段口哨音樂的呢?英國記者和旅行作家加文·戴維·楊(Gavin David Young, 1928-2001)在曼谷采訪有關這部影片的拍攝過程時才知道,當時在拍攝這一段場景時,扮演戰俘的臨時演員不能及時按照要求列隊進入,導演大衛·里恩對他們非常生氣,于是對他們喊道:“看在上帝的份上,吹起口哨,抓緊時間進場!”有一個叫喬治·西蓋茨(George Siegatz)的口哨吹得很好的臨時演員,開始“下意識地”用口哨吹起了這首《布基上校進行曲》的旋律。曾在日本長崎戰俘營(Japanese?prisoner of war camp Changi)被關押過四年的的英國演員珀西·赫伯特(Percy Herbert, 1920-1982)是導演大衛·里恩專門特聘作為拍攝這部影片的“顧問”(每周給他額外支付五個英鎊的酬金),這位顧問在聽到口哨吹出的《布基上校進行曲》的旋律后,就建議在電影中使用這首曲子。這樣,負責影片配樂的阿諾德就決定用這段音樂作為該場景的配樂?!咀ⅲ翰贿^,據加文·戴維·楊講,他采訪過一名曾被迫在緬甸鐵路上工作過的前英軍戰俘唐納德·懷斯(Donald Wise),他問懷斯:“當時有人吹過《布基上校進行曲》嗎,就像他們在電影里吹的那樣?”懷斯回答說:“我在泰國從來沒有聽說過。我們當時(累得)沒有多少力氣可以吹口哨了?!薄? 所以,嚴格講,《布基上校進行曲》并非阿諾德的原創作品,而是在阿爾福德所作的原曲上進行了一些改編。不過,在看了影片《桂河大橋》后,人們有些困惑,因為在影片開始時英國戰俘列隊進入戰俘營時,阿諾德安排讓戰俘們吹的口哨中,只有阿爾福德原曲中的主題(主旋律)和副題的一小部分,盡管口哨吹出的這個主題最終得到了阿諾德原創的《桂河進行曲》(River Kwai March)主題作為背景的支持,但在影片中幾乎聽不出來,或者說沒有聽到完整的阿諾德自己原創的部分。而后來這首曲子改編成管弦樂曲時,則采用了回旋曲式,以阿爾福德的原曲主旋律作為回旋曲的主題,C大調,2/4拍。樂曲一開始常用口哨吹出主旋律,這個主題開頭的切分節奏和六度跳進使樂曲充滿跳躍感而又詼諧的氛圍。生動活潑的副部主題與回旋曲主題相互輝映,進一步加強了原曲的動感和活力,使這首幽默風趣的進行曲更具有迷人的魅力。接著,樂曲轉為小調色彩,再現開頭部分的主旋律,然后在輕松的氣氛中結束。阿諾德原創的《桂河進行曲》可以單獨演奏,也就是影片《桂河大橋》的原聲配樂中的最后一段。這也是一首非常好的進行曲,所以,將阿爾福德所作的《布基上校進行曲》和阿諾德原創的《桂河進行曲》合在一起,才是真正完美的《布基上校進行曲》。 后來,阿諾德在回憶創作影片《桂河大橋》的配樂時說,他“只有十天的時間來寫大約四十五分鐘的音樂”,要比他慣常創作這么長作品的時間要少得多。他說“從時間的角度來看,《桂河之橋》的音樂是我這輩子寫過的最糟糕的作品”。盡管如此,他還是因為這部“最糟糕”電影配樂獲得了“奧斯卡獎”(Academy Award)和“格萊美獎”(Grammy),而讓他獲得這些大獎的不是別的,正是配樂中的《布基上校進行曲》加上《桂河進行曲》。獲“格萊美獎”是無數作曲家夢寐以求的愿望,而獲“奧斯卡最佳配樂獎”更是多少電影音樂作曲家可望而不可求的夢想。然而,這些愿望和夢想竟然都不可思議地讓阿諾德實現了,這不能不說是“天意”。 今天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而今年正好是這位作曲家誕生一百周年,這篇短文就權當對他的紀念了。至于馬爾科姆·阿諾德究竟是怎么樣的一位作曲家,將作為本文的《下篇》留到明年為大家做介紹了。 在此順祝大家新年快樂! 打開以下鏈接可以觀看影片《桂河大橋》: https://v.qq.com/x/cover/xo49f7fxbwc337y.html 打開以下鏈接可以聆聽/觀看《布基上校進行曲》: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Y3MjgwMjQ4.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3.dtitle 打開以下鏈接可以聆聽/觀看《布基上校進行曲》: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OTU3NTg2NDM2.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1.dscreenshot 打開以下鏈接可以聆聽《桂河大橋》電影原聲配樂: https://y.qq.com/n/ryqq/albumDetail/000BohsX4Ay1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