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于:2022-10-31 下午 /閱讀:975 /評論:0
題頭圖 弗朗克(左上圖); 弗朗克身前所在的巴黎音樂學院(右上圖); 弗朗克的交響詩《風神》的樂譜(左下圖); 弗朗克作品的CD(右下圖)。 1870年7月14日,普魯士王國首相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就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發表了挑釁性的“埃姆斯密電”(Ems Dispatch),觸怒了法國政府。7月1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開始了持續七個多月的戰爭,史稱“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開戰不久,法軍就接連敗北。9月2日,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Napoleon III, 1803-1873)親率近十萬法軍在色當(Sedan)向普軍投降。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法國大資產階級建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 1870-1940),宣告法蘭西第二帝國(Le?Deuxième?Empire?fran?ais, 1852-1870)滅亡,但普軍仍長驅直入,直指巴黎。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Wilhelm?I, 1797-1888)在法國巴黎附近的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建立了德意志帝國(Deutsches?Kaiserreich, 1871-1918)。以路易斯-阿道夫·梯也爾(Louis-Adolphe Thiers, 1797-1877)為首的法國資產階級政府請求停戰。2月26日,法德雙方在凡爾賽簽訂初步和約,5月10日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簽署了正式和約(Treaty of Frankfurt)。這次戰爭使普魯士王國完成德意志國家的統一,取代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在此期間的3月18日到5月28日,巴黎還爆發了一場被卡爾·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稱作是“法蘭西內戰”(The Civil War in France)的為期兩個多月的“巴黎公社”(La Commune de Paris)運動。 就像1848年的革命一樣,這場戰爭雖然持續時間不到一年,但還是導致弗朗克失去了許多朋友和學生,他們不是為躲避戰亂而離開了巴黎,就是在戰爭中喪生或致殘。其間,弗朗克也寫過一些愛國主義的音樂作品,例如1870年創作了標題為《巴黎,為女高音或男高音和管弦樂隊而作的愛國頌歌》(Paris, Ode patriotique pour soprano ou ténor et orchestre, CFF 158/ FWV 79)的一部大合唱,不過在那戰亂的時期,這些作品很少有演出的機會。由于食物和燃料變得稀缺,加上收入的下降,他和家人經歷了一段生活上比較困難的時期。即使這樣,他也沒有閑著,因為很久以來,他就對《圣經·新約·馬太福音》(Gospel of St. Matthew)第五章到第七章里的“登山寶訓”(The Sermon on the Mount)中的訓詞很是崇敬,并計劃以此為題創作一部大型的宗教音樂作品。普法戰爭的前一年,即1869年,他就開始與一位凡爾賽中學教師的妻子、女作家約瑟芬·科倫坡夫人(Joséphine Colomb,1833 -1892)合作??苽惼路蛉税凑账男枰?,即宗教合唱作品所需要的詩歌氣質編寫了歌詞文本。然后,弗朗克就開始以此創作清唱劇《福報》(Les Béatitudes, Op.25, FWV 53)。戰爭期間他也沒有中斷這部作品的創作。初稿完成后,1871年10月15日,弗朗克在巴黎自己的家里試演了這部作品,他請了二十位朋友組成了一個小型的合唱團,讓他的一個學生擔任獨唱,而自己則用鋼琴來演奏管弦樂的部分。根據這次家庭試演的參加者說,試演“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大家對作品的抒情性和寧靜甜美的特質尤為欽佩和印象深刻。不過弗朗克自己卻并不滿意,一直沒有定稿,而是花了斷斷續續近十年的時間進行修改,直到1879年才最后定稿。他將這部作品題獻給了妻子費利西特,但弗朗克身前一直沒有機會公開演出,直到1893年3月19日,也就是弗朗克去世三年后,才由法國指揮家愛德華·科恩(Edouard Colonne, 1838-1910)指揮,在巴黎作了弗朗克定稿版本的首次演出。 清唱劇《福報》由“序言”(開場白)和八個“福報”組成,每個“福報”都以基督“登山寶訓”的內容用“格言”的形式來表達【注:“福報”是“福德報應”的意思。即所謂“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或“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每個“福報”都包含兩個相互對比的片段,分別呼應著對塵世的“假惡丑”揭示和對永恒的“真善美”的企望。作曲家運用詩歌特有的韻律和投入真誠的宗教情感,構建了這部杰出的宗教清唱劇。反映了對信仰的虔誠,面臨罪惡的痛苦和“福音”所承諾的寬恕。全劇有三個角色:一個演示基督(耶穌)的男高音;一個演示所謂“塵世”的唱詩班(合唱隊),一個演示所謂“天國”的唱詩班。 “序言”(開場白)是一個氣氛有點緊張、但緩慢而比較短的上升樂段,緊接著就是氣息寬廣而旋律優美的男高音的獨唱,似乎是基督開始了傳經布道。這是一個平靜的主題,緩解了開頭的緊張氛圍,這個主題在每一個“福報”到來之前都會出現。隨后用華麗的合唱闡述了題為《精神貧乏的人是有福氣的》(Bienheureux les pauvres d'esprit)的第一個“福報”,或者說是“第一個祝?!?。此時樂曲的氛圍是柔和而輕松的,它告訴那些在塵世間以物質利益為追求、為極樂的蕓蕓眾生,他們在“天國”也同樣是幸福的。第二個“福報”題為《溫順的人是有福氣的》(Bienheureux ceux qui sont doux)。器樂用一種神秘的氛圍,演奏一個平靜的上升音階的主題和一個興奮的下降音階的主題。然后合唱進入賦格樂段,獨唱者模仿來自天上的基督的聲音,他似乎在祝?!皽仨樀娜藗儭?,“你們是幸運的,因為你們將擁有世界!”第三個“福報”題為《哭泣的人是有福氣的》(Bienheureux ceux qui pleurent)。此時氣氛變得嚴肅,矛盾變得尖銳,節奏也變得緊張和急促,音樂在上升和下降的音階中交織在一起,它描述了母親因孩子的失蹤而哭泣,黑暗中孤兒因害怕而哭泣,新娘為不得不最后告別新郎而哭泣,在這個極具戲劇性的段落的最后,基督平靜而安詳的聲音在祝福他們:“因為哭泣,你們會得到別人得不到的安慰!”第四個“福報”題為《渴望正義的人是有福氣的》(Bienheureux ceux qui ont faim et soif de la justice)。這一段沒有合唱,只有朗誦者和象征基督的具有說服力和表現力的獨白和獨唱。它們所要傳達的是:渴望正義的人的愿望都是會得到滿足的。第五個“福報”題為《仁慈的人是有福氣的》(Heureux les miséricordieux)。在嚴肅和低沉的樂隊伴奏下,男高音和合唱隊唱出的是摧毀人性和人類生命的戰爭的回響,音樂充滿著悲傷和痛苦。當基督的聲音再次出現時,所有的焦慮和恐懼都被平息了,人們祈求憐憫和仁慈,而不是復仇。每個沉睡或破碎的心靈被喚起和復蘇的人,都能因此而在天國享受歡樂。第六個“福報”題為《心靈純潔的人是有福氣的》(Bienheureux ceux qui ont le c?ur pur)。在一個簡短的引子后,女聲純真的合唱與死亡使者的合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隨后基督的聲音與合唱隊和聲的回應,清晰而有說服力地表達了對那些心靈純潔的人的祝福,因為“他們會因此而看到上帝!”第七個“福報”題為《追求和平的人是有福氣的》(Bienheureux les pacifiques)。惡魔撒旦(Satan)的出現,連同“暴君的合唱”和“異教徒的合唱”,作曲家用諷刺性的音樂語言描繪了一幅“群魔亂舞”的畫面,直到基督重新呼喚和平,隨著熱愛和平與堅守正義的人群的歌聲的到來,畫面變得活潑而歡快,最后用五重唱的形式贊美了信仰的價值。第八個“福報”題為《為正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氣的》(Bienheureux ceux qui souffrent persécution pour la justice)。一開始,兩個合唱隊就將惡與善、撒旦和正義作了對比,但“善”與“正義”都不帶任何仇恨和報復的情緒,它們最終戰勝了“惡”與“撒旦”。在“圣母”純潔的歌聲中,基督平靜而莊嚴地宣告:那些受迫害的謙卑而無辜的人們是屬于天國的!他們的靈魂正在合唱隊的和聲中升華,用美麗而感人的“神化”,結束了這部清唱劇《福報》。弗朗克在這部作品里表達了他的對宗教的無比虔誠和他所信奉的唯心論的世界觀,也是一個真誠和信仰的靈魂的展示和表達。正如法國大作曲家德彪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所說:“(這部作品是)他喃喃自語地從一個凡人的靈魂中涌出的對最親密的人們的祈禱?!? 弗朗克的清唱劇《福報》如同德國大作曲家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1886年完成的《德語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 Op.45)和法國大作曲家福雷(Gabriel Fauré, 1845-1924)1892年完成的《安魂曲》(Requiem, Op.48)一樣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歐洲宗教音樂的紀念碑之一。巴黎的《辯論雜志》(Le Journal?des Débats)的記者、著名樂評家阿道夫·朱利安(Adolphe Jullien, 1845-1932)甚至將它與老巴赫1749年完成的的《B小調彌撒》(Mass in B minor, BWV 232)和瓦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1882年完成的樂劇《帕西法爾》(Parsifal)一起,并列為十八世紀以來(西方)宗教音樂藝術的三大杰作。 除創作清唱劇《福報》外,1846年首演未受好評的弗朗克根據法國作家阿梅德·威勒敏(Amédée Guillemin, 1826-1893)的文本寫的第一部宗教清唱劇《魯特,由三部分組成的圣經戲劇》(Ruth, Drame biblique en trois parties, Op.10/CFF 179/ FWV 51),在經過了一些重要的修改后,于1871年10月15日再次公演,意外地取得了成功,演出得到了公眾的好評。此外,他在1871年還創作了一首為女高音獨唱和混聲合唱的宗教清唱劇《贖罪》(Rédemption)。歌詞出自法國作家愛德華·布勞(Edouard Blau, 1836-1906)的作品?!囤H罪》由樂隊演奏的簡短的序奏和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描寫了人們祈求幸福,天使降臨,告知“基督誕生就是為人類贖罪”。第二部分的內容用弗朗克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世上的歡樂是因基督而來的”。第三部分的合唱開始于天使們對人間墮落的感嘆,然后是詠嘆調般的“拯救之歌”,最后是表明人們對“救贖”的決心。這部作品于1873年4月10日初演,1874年,弗朗克又將其中的第二部分改編為一首附有男聲合唱的交響詩(Rédemption, Po?me-Symphonie, Op.22/CFF 184/ FWV 52),用來單獨演出。就這樣,他在這一時期逐漸成為巴黎音樂界中有影響的人物。在他周圍有一個被稱為“法國派”的學生群體,其中包括亨利·杜帕克(Henri Duparc, 1848-1933),加布里埃爾·福雷,西奧多·杜布瓦(Théodore Dubois, 1837-1924),歐內斯特·肖松(Ernest Chausson, 1855-1899),文森特·丹第(Vincent D'Indy, 1851-1931)等。在音樂美學理念上他們當中既有堅守浪漫主義傳統的,也有“先進的瓦格納主義者”(Advanced Wagnerians)。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他們都認同弗朗克的音樂美學觀點,即奏鳴曲、變奏曲、賦格曲等經典的音樂形式仍然可以作為真誠表達個人情感的媒介。 普法戰爭的失敗所產生的巨大震蕩,激發了法國音樂家們的民族主義精神,促使他們尋找一種“純法國風格”的音樂文化。在弗朗克和圣-桑等人的倡導下,1871年2月成立的國民音樂協會(Société Nationale de Musique),成員包括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拉羅(Edouard?Lalo, 1823-1892)、馬斯耐(Jules?Massenet,?1842-1912)、福雷等一批重要的法國作曲家。其宗旨就是大力扶持年輕有為的法國作曲家,弘揚本國音樂文化,推廣純音樂的創作等。在協會成立的第一場音樂會上演奏了弗朗克早年所寫的《降B大調第二鋼琴三重奏》。 1872年2月1日,弗朗克曾經的老師、法國管風琴家和作曲家弗朗索瓦·貝諾瓦(Fran?ois Benoist, 1794-1878)從巴黎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授職位上退休,由于此時的弗朗克在巴黎音樂界已有不小的名聲,他又是國民音樂協會年齡最大的成員,又有一批忠誠的學生群體圍住他,他最初的學生圈子里都曾在音樂學院學習或正在學習。所以在貝諾瓦退休時,弗朗克被提名為他的繼任者。至于是誰向巴黎市政府推薦的尚不清楚,不過在不同的時期,圣-桑、杜布瓦和管風琴家卡瓦爾-科爾(Aristide?Cavaillé-Coll, 1811-1899)都聲稱自己是弗朗克的推薦者??梢钥隙ǖ氖?,弗朗克的名字排在了提名名單的首位。但提名時卻碰到了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即弗朗克當時還不是法國公民,而這恰恰是能被任命的基本條件。在本文《上篇》已經說過,弗朗克的父親在1837年為了讓兒子能入學巴黎音樂學院,申請入了法國國籍,此時弗朗克才十五歲,按當時的法律規定要到二十一歲,也就是成年后,他才能入法國國籍,然而到了1843年,也就是二十一歲時,弗朗克以為自己已經自動加入法國籍了,故而沒有辦理入籍手續。弗朗克也因此一直認為自已經是法國人了。直到1872年,也就是五十歲時,他才知道自己仍然是比利時國籍。為了能成為巴黎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授,1872年2月1日弗朗克補辦了加入法國國籍的手續,1873年正式入籍。這樣他也就順理成章地當上了巴黎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授。由于有了固定的經濟收入,他現在可以花時間來創作那些在腦中已經醞釀了多年的作品,由此翻開了他音樂人生嶄新的一頁。 當上了巴黎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授這件事使弗朗克在巴黎音樂界站穩了腳跟。他和他的弟子們“在很大程度上使音樂學院的教學重點從原先的戲劇音樂轉為純音樂”。在學院里他和他原先的學生以及新來的學生之間的關系處得相當融洽,感情也越來越深。他的學生、后來為弗朗克寫傳記的法國作曲家丹第曾說,每個新生都非常尊重他們的教授,親切地稱他為“弗朗克神父”(Pater Seraphicus)。另一方面,就像教管風琴演奏和即興創作一樣,他也熱衷于教作曲。然而,他的教學方法被一些同事認為是“不系統的”和“不規范的”,或者說,弗朗克從來沒有用硬性的規則或枯燥的、現成的理論來授課,對音樂學院“認可的”教材或參考書籍持隨意的態度,他在一些學生中的聲望引起了一些教授的不滿,在各種獎項包括羅馬大獎賽的評選中,他們對弗朗克的學生常持有一些偏見。對此,弗朗克并不在意,正如一位樂評家說的:“弗朗克天性天真,率直,誠實,在音樂學院,他也總是覺得人們是歡喜他的,都是對他好的?!?876年,后來成為作曲家的瑪麗·雷諾-莫里(Marie Renaud-Maury, 1852-1928)正是在他的推薦和堅持下成了第一位獲得巴黎音樂學院作曲一等獎的女學生。 作為國民音樂協會的成員,弗朗克盡可能多的參加協會的會議(這些會議并不多,因為他必須遵守音樂學院嚴格的教學時間表)。每周一晚上在圣-桑家里舉行的會議對弗朗克來說是一個歡樂的時刻。在這里,協會的成員們互相展示他們最新的創作,供大家討論和批評。1874年11月15日,弗朗克聽了瓦格納的樂劇《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Tristan und Isolde)的“前奏曲”后,其中所用的“主導動機”(Leitmotiv)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弗朗克后來為管風琴和管弦樂隊創作的作品中可以發現這部作品對他的影響。 1876年,弗朗克根據法國詩人勒康特·德·李爾(Leconte de Lisle, 1818-1894)的一首同名的浪漫詩歌中部分詩句的啟發而創作了交響詩《風神》(Les éolides)。這是他第一次嘗試用交響詩這種形式來寫作品。據說,這是他在1875年夏天到法國南部旅行時讀了李爾的詩歌后才觸發他的創作靈感的?!帮L神”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個故事,在希臘西面的大海中,統治著七個島嶼的國王有六個兒子和六個女兒,他教他的子女和臣民們學會張帆航行,所以被稱為“風神”。弗朗克的這首交響詩全長僅十分鐘左右,全曲用十分優雅而又夢幻的音樂語言,描繪了神話中“風神”的女兒“微風”用歌聲喚醒大自然的場景。弗朗克在這首作品中,用了原詩中這樣的詩句:“天空中吹拂的微風,帶著可愛的春天甜美的氣息,用她們任性的親吻,愛撫著群山和平原,森林和草地。風神的女兒們呀,永恒的大自然在你們的歌聲中蘇醒了!”為了要表現原詩中風神的女兒“微風”吹拂大地時的動態,作曲家首次用半音階的旋律線條來描繪“微風”的和順、輕柔和溫暖。樂曲雖然采用了傳統的奏鳴曲式,但處理手法極為自由。呈示部開始時,弦樂器極平靜地以半音階上升,然后下降。木管和大提琴以弱音呈示,用來表現微風徐徐吹來的動態,這個由簡短的半音階進行的樂句發展而成的主題動機,也是全曲最重要的一個“主導動機”,它與瓦格納的樂劇《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前奏曲中的動機十分相似。接著,小提琴娓婉奏出一個長長的第二主題,表現微風正在靜靜地吹越廣闊的田間和原野。第三主題是由單簧管以細致的半音階動態伴奏,再由弦樂器續奏全音階的旋律,以此結束呈示部。發展部是弗朗克經常采用的所謂“任意的發展”,三個主題交替出現相互融合。再現部中,第二主題的表現力更為豐富,速度也比較緩慢,第三主題由弦樂器用八個聲部的齊奏來簡潔呈現,樂曲最后以第一和第二主題構成的“尾奏”結束。1877年5月13日這首交響詩在巴黎國民音樂協會舉辦的第十七屆演奏會上首演。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中后期以及八十年代是弗朗克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他的音樂創作才華開始真正得到了充分的發揮。1877年后,也就是弗朗克五十五歲后,一批杰作相繼涌出。弗朗克的音樂風格植根于德奧古典傳統,以交響音樂和室內樂等純粹音樂形式的創作為主,融合了復調音樂寫作手法和法國特有的浪漫氣息。其創作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循環曲式”的運用,即主題經過不同的變化反復出現在各樂章中,貫穿整部作品,達到一種統一。另一個特點就是在作品中頻繁的轉調,使得音樂的情緒變化多端,感情復雜細膩,時而明朗抒情,時而悲切惆悵。此外,他的和聲語匯受李斯特和瓦格納的影響,有著晚期浪漫主義的斑斕色彩,這些創作特點都直接影響了在他之后的整整一代法國作曲家。 寫到這里,發現本篇的篇幅已經很長,不得不暫時擱筆了??磥?,原先準備用“上、中、下”三篇寫就全文的計劃不得不“破防了”。弗朗克的晚年和他人生最后十幾年留給這個世界的那些最出彩的作品,只能到下一篇再和大家分享了。 打開以下鏈接可以聆聽/觀看弗朗克的交響詩《風神》: https://mp.weixin.qq.com/s/D3NJ0o4ePSuzl9bzWQvzEA 打開以下鏈接可以聆聽/觀看弗朗克的《交響變奏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2289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