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出生在無錫,1970年隨父母下放到丹陽,1977年南京大學計算機系讀書,1982年分配到常州計算機廠,1996年下海創業。 喜歡回憶兒時文革,農村生活和改革開放中的人與事。
由于職業的原因,一直思考互聯網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春節后一直考慮數字博物館和畫廊
快過年了,單位里開年會,唱歌跳舞又聚餐
在家翻出了一個老物件--一張醫療卡
學習《21世紀資本論》心得(2) 過去談到姓社姓資的問題都簡單地描述為“社會主義提倡按勞分配,資本主義按資本分配”其實問題不那么簡單
學習《21世紀資本論》心得(1) 一個國家的資本為私人資本和公共資本之和,稱為國民資本
剛剛從無錫的一家國企回來,嚴格地講,這是一家國有,民營的混合制企業
創立生命科學學科 夢想成真 “上海交通大學一定要有強大的生命科學學科”,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歷屆黨委領導高瞻遠矚,夢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朱章玉多年為之奮斗的夢想
1982年2月份我大學畢業分配到了常州第二無線電廠,后來該工廠更名為常州計算機廠,現在為國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開辟生命學科新領域 另辟蹊徑 交大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專業創建不久,到1981年,已在國內大學中很有影響
1977年初,我正式分配到丹陽的印染廠工作,它坐落在丹陽的寶塔邊上,臨靠丹陽當年有名的工廠-丹陽東門絲織廠
1975年夏天,我高中畢業,由于哥哥已經下放,我可以留城等待分配工作
在交大讀書和任教 嶄露頭角 1960年朱章玉直升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學習,在延長路校區(基礎部)讀一年級時繼續擔任學生會主席
我原來是學理工的,作為一名經濟學家,許多經典著作我都沒看過
網上讀到上海交通大學黨史校史研究室研究員攥寫的上海交大系主任朱章玉教授的回憶錄,很感人選登在此
日本琉球大學比嘉照夫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發明了EM有效微生物群,并撰寫了專著《拯救地球大變革》是在幾十年前出版的,當時影響極大,影響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有一段時間不在這里寫文章了,不是忘了大家,而是在忙著看各種有關環境,循環經濟方面的文章
和讀小說不同,閱讀這本書有點像是看哲學書
《寂靜的春天》是一本引發了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書,書中描述人類可能將面臨一個沒有鳥、蜜蜂和蝴蝶的世界
在網上發現了這本書,是美國人巴里·康芒納1972年寫的書,今天,過去了42年后的中國人再讀這本書時,我們會發現當今的中國居然和72年前的美國多么地相像,美國人威廉·香農是如此評價這本書的:“如果下屆美國總統只有時間讀一本書,這本書就應該是《封閉的循環》”
人與世間萬物有著和合共住、唇齒相依、互為因果的密切關系;同樣,主體的人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